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ID:42970026

大小:1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4

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安三中“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农安三中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这是对我校全体员工的鼓舞和激励。同时也衷心的感谢,各位领导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更专业的角度,审视我校的普法工作,我们将受益匪浅。下面,就我校六五普法工作做简要汇报。六五普法之初,我校按照《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五年规划》和《教育系统六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将法制教育作为我校的FI常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实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法治教育机制。2011年至2015年,我校更换了三任校长,每一任校长都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可以说,普法工作

2、成为校长日常的重点工作z—。每一任校长都在前任的基础上,根据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不断完善补充普法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制定工作计划,力争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今年,我校按照局办学基本要求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就将法治作为一项文化建设去抓,开辟了整个一个楼层的宣传幅面,进行法治文化的宣传教育,这里有《宪法》等国家基本大法,也右《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专项法律法规。在教学楼、宿舍楼的东西楼梯平台,我们还对具体的法治行为做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如遇到坏人怎么办?如何有效使用法律武器等等,使法律法规更加形象化、更加具体化。法治文化宣传达到我校校园文化平面宣传的4%

3、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法治文化融入师生生活实际,成为师生的口常行为自觉。在普法教育工作上,我们坚持三个结合,即经常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我校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开展教师经常性法治教育。着重印发了《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文件,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增强教师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教师全年自学达到40小时,普法考试合格率10%学校每学期初期和期末都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教育事业的条款进行重点解读,每位领导都轮流辅导,在讲座的过程中,也提升了领导丁部学法用法热情,增强了依

4、法治校、依法从教的意识。我校的重人事件决策、大宗物品釆购,校园文化建设项冃等都依法进行招标公示,由集体投票确认,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法治氛围。我校牢牢抓住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普遍教育。我们做到了五落实,计划落实,法制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同等地位,列入期初工作计划;教材落实,政治课与校本教材相结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教育效果;课时落实,确定7节的课时量,保证开足课程;师资落实,我们一手抓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一手抓法治校木课教师队伍建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法治教育课堂质量;法制副校长落实,迁入新校之后,我们及时联系片区派出所,重新

5、聘任了宝塔派出所赵阳同志为我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课堂活动,发挥法治教育的社会力量。另外,我校的教导处还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将法治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语文等课堂中,比如在心理健康课上,讲到暴躁情绪的影响时,直接就点到由此引发违法行为及量刑标准等等,使课堂处处见法治,形成全员都是法律宣传员的工作格局。对于涉及青少年利益和特殊群体,我们釆取重点教育的方式开展工作。特别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以及日常行为规范不强、存在心理缺陷的学生的重点教育。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在校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治活动,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我校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日开展法治宣

6、传教育活动,通过悬挂条幅、集会宣讲、班团会、宣传手抄报等积极营造普法氛围。另外,我们还挖掘其他节日要素,如在全国助残日宣传《残疾人保护法》、在世界环境日宣传《环境保护法》等等,我们做到了节日纪念日与普法工作的有效结合。每学期定期开展主题班团会活动,利用班团会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建设法治文化。我们针对学生实际,组织开展了如:交通安全、拒绝毒品、远离邪教、法律在身边等主题班团会活动,印发宣传材料,组织编排宣传小品等,寓教于乐,将法治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法律知识竞赛和模拟法庭是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课外活动。每一期,我们都设定一个案例,提供详实的辩诉资料,学生自由申报控检方,组成班级团队,分年

7、级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在本项活动中,我们主要的目的并非是考察辩论学生的语言语态,而是着重评价学生对案例的思维理解和引用法律的适用度。正确的导向促使学生认真翻查法律法规,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作用,开展法律讲座、典型案例分析及案件侦破过程,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意识,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建设良好的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是学校启负的社会责任。我校积极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