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高血压作用的研究

中药治疗高血压作用的研究

ID:42971882

大小: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中药治疗高血压作用的研究_第1页
中药治疗高血压作用的研究_第2页
中药治疗高血压作用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高血压作用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高血压作用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一药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降压、降脂及生活干预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和中药泡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74/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5%(66/80),P<0.05o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对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

2、变学指标冇较好的影响,减小外周阻力,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关键词:中药;高血压;活血化瘀;血液流变学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屮,高血压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⑴。因此,探讨冇效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具冇重要的作用。中药乃我国传统瑰宝,其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独特的疗效。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屮药治疗高血压患者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组12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难治高血压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标准。

3、该组患者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经过病史、体检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合并其它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其他重大内、夕卜科合并症,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其屮男71例,女49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72・3±4.2)岁,高血压病史3〜20年,平均病程(15.1±3.5)年。轻度高血压患者23例,中度高血压61例,重度高血压36例。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分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1.2治疗方法⑴对照组:采用降压、降脂及

4、生活干•预等治疗,采用氢氯喙嗪(山西皇城相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约准字H14023702)治疗,12.5mg/d。依那普利(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98),10mg/d。降脂、低盐低脂饮食生活干预等治疗。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和中药泡脚治疗,①口服方剂,组方为水蛭5g,地龙10g,钩藤10g,天麻10g,丹参20g,鸡血藤30g,川茸15g,菊花15g,茯苓15g,半夏10g,每天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为早、晚各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用4个疗程。②泡脚配方为:夏枯草30g,牛膝20g,莱服子15g,草决明15g,芫蔚子15g,泽泻15g,红花

5、10g,当归10g,纱布包裹,浸入热水中,待温,每次30〜45min,早晚一次,1周为一个疗程,连续用8个疗程。泡脚吋的初始温度不超过45°C,以38〜43°C为宜,泡脚的容器应该质地安全、保温性好,高度要没过踝关节,一般要超过20cmo治疗期间禁用其他降血压药物、血管扩张剂及改善循环药物。1.3评价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囚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及疗程结束时,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3ml,抽血后,自行凝固后,于专用抗凝管混匀,lh内以3000转/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采用仪器为H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同醇(TC)、血清廿油三酯(TG)水平。采用无锡石塘湾IS・

6、II型血黏度检测仪按操作规程操作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并进行比较。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方面。其中⑴显效:舒张压(PBP)卜'降PlO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N20mmHg;或收缩压(SBP)卜•降>40mmHgo⑵冇效:舒张压(PBP)T降10〜20mmHg;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ffi(SBP)下降>20mmHgc⑶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例数等于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1.4统让学处理记数资料采用结果以(元土s)表示,用SPSS13.0统计软件。t检验做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V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7、结果2.1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1。表2・1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组別血脂血液流变学TCTG全血粘度全血还原血浆粘度纤维蛋白(mmol/1)(mmol/1)(mPa-s)粘度(mPa-s)原(g/1)(mPas)观察组治疗前6.2±1.21.8±0.64.5±0.714.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