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

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

ID:42974469

大小:37.1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4

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与对策[摘要]处理好就业问题特别是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难题,是缓解城镇收入差距的重耍思路,进而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条件。本文从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性角度展开分析,在具体分析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难题及原因基础上,从法律体系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校企合作、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就业与收入分配良性互动关系的具体思路,这是实现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重要保证。[关键词]收入分配;城镇困难群体;可持续就业[中图分类号JF0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3)10-0057-04从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来看,收入差距是导致内

2、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从而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因为收入约束没钱进行消费是最简单的道理,而就业问题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因素。特别是辽宁处于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制约了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升,最终造成经济发展的成果未被有效共享。在辽宁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找到城镇闲难群体可持续就业的障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有效促进内需,带动经济持续增长。作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收入分配与就业是加强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辽宁转型期的重要发展阶段,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收入分配与就业过程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对

3、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意义重大。近年来,总体上辽宁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也有显著提高。辽宁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倾向于民生方向改革,凸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但总体上,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制约,辽宁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各阶层收入差距仍然很突出。从各市情况来看,2012辽宁14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明显,基本较上年度增长都在13%以上,其中,抚顺增长最高为16.1%。,相对而言,沈阳和大连增长速度较慢,分别为13.3%和13.1%O沿海城市和辽西北的城市保持了较高的增长[1]。从行业收入差距來看,辽宁收入最高的行业如垄断程度高和新兴行业,而收入低

4、的行业基本上是传统和竞争性行业。从收入阶层来看,辽宁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收入差距较大,表明辽宁省的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上。具体的,初次分配方面,低收入者的收入问题得不到有效提高,特别是一些城镇原有困难群体和农村进城务工困难群体的就业不稳定,工资待遇低,其收入水平低加上不稳定状态,导致了分配差距趋势的扩大。加上普通困难市民一般从事的都是非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导致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在再分配环节,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的力量不可低估。而目前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在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的缺失状态也影响了其就业状况,进而严重影响

5、了其收入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讲,就业状况对收入差距影响较大,特别是辽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老工业基地建设中进城务工人员和失业下岗人员增多,其收入状况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从理论上来讲一般城镇困难人口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为主的传统城镇贫困人口;二是20世纪90年代后转型期的以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性贫困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城镇贫困阶层,通常被称为新城镇贫困人口。辽宁省在全省转方式、促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困难群体就业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必将对解决城镇困难群体就业产生积极影响。从统计的城

6、镇登记失业率来看,2006-2011年辽宁城镇就业状况平稳,保持了4%的水平。然而,这一数据无法反映出未被登记的失业人群的实际失业情况。统计数据一般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者为准,但实际上仍存在大量的贫困群体未被统计,他们仍然处于临时就业或者未就业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城镇失业人员以及人学毕业生等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性难题凸显。1•历史性和转轨性致贫者就业人数低。20世纪90年代中期,辽宁老工业基地经丿力了巨大危机,素称“东方鲁尔”的沈阳铁西区因为大批国企停产半停产、大批工人放假离岗而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度假村”,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主要对国企

7、改革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约180万名国企下岗职工实现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再就业工程。但涉及数十万下岗职工的厂办大集体问题,一直未能根本破解。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原有的城市稳定的就业体系被打破,致使部分家庭陷入困境,这是改革和社会转型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而现代社会发展必然要为此买单。2•隐性失业与隐性就业并存,贫困群体就业连续性差。辽宁老工业基地在转型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就业政策致使企业内部沉淀了大量冗员,这部分职工实际处于隐性失业状态。他们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