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认知实习论文

城市认知实习论文

ID:42974915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城市认知实习论文_第1页
城市认知实习论文_第2页
城市认知实习论文_第3页
城市认知实习论文_第4页
城市认知实习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认知实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认知实习论文时尚的“老房子”——成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生课程名称:城市认知实习任课教师:丁正勇马晓亚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城市规划学号:20080940111姓名:刘溪摘要:通过对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调研、观测,分析总结了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成因、整体特征和类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针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发展及利用的思路与对策。作者认为,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上,辨证扬弃地吸收传统街巷空间环境的历史文脉,力图将今天的保护区建设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从而使保护区既能

2、体现地域、社会、文化和经济特色,又要满足现代人的居住、生活、工作和游憩的牛活方式,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关键词:历史街区宽窄巷子文殊坊锦里文化保护商业开发本次社会实践,在成都感受到了其传统建筑带来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并感受到了独步其中的舒适,也观察到成都本地人民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表情。特此寻找了一些有关成都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的资料,希望从屮学习到一些古建保护思想,并为以后的实践工作积累一些理论知识。历史溯源: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地段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演进历程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的体现,其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出于遗产保护的必

3、要性和城市发展的必然性.对历史街区进行适当的改造与更新的动态保护观念已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并在许多城市引入了商业开发的改造模式。实践证明。成功的商业开发会在充分尊重历史遗产的基础上,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提供历史建筑、文物保护资金,提升历史街区人气,带动旅游业发展,使地段重新焕发牛机和活力。成都历史文化片区包括了古城区核心范围内的锦里、文殊院、宽窄巷子3大历史街区。它们是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成都历史街区的保护并没有采取博物馆式的冻结保存或是拼贴式的异地重建,而是将商业开发作为主要手段,通过重新规划设计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导的历史

4、文化商业区。开发内容与形式:锦里古街由旧民房改造而来.紧邻三国胜迹武侯祠。该民俗文化街与武侯祠博物馆一体规划.以蜀汉三国文化为背景,川西民风民俗为内涵.明清建筑风貌为外表,并融入当下时尚生活元素.将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创造了崭新的休闲、体验、互动式旅游形态.形成了一条体现成都特有休闲文化氛围的旅游休闲街区。区内设有茶坊、餐厅、酒吧、四川特色产品、风味小吃等经营项目。定期举行民俗特色表演和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是目前成都市休闲旅游的代表品牌。文殊坊位于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与千年古寺文殊院仅一墙之隔。街区以佛禅文化、民俗文化

5、为主题.传统川西街院建筑群为载体,力图保留老成都人文历史精髓。规划提出了打造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的城市“游憩商务区”(RSD)。与其南侧的城市屮心商务区(CBD)相融合的想法,尝试区别于成都已有的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纯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而以古建筑、古遗迹、民俗景观为核心,开展可参与的现代体验式旅游。在继承传统建筑风格、保留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寻求创造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城市建设的途径。冃前已初步形成集宗教、餐饮、休闲、购物、古玩鉴赏、康体养生、艺术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都市旅游商业文化区。位于成都西部原老皇城片区内的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

6、子和井巷子3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唯一孤本。从2003年开始,吋5年完成的改造工程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改造和一定的拆迁、重建,努力寻求历史街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的经营模式.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丿占、特色策展等旅游、休闲项目。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模式比较:(1)“神形兼备”的锦里

7、模式锦里从遗产保护过程屮的操作方法来说.是利用历史遗存的内在灵魂进行重建、恢复,将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寓于物质性的空间环境z屮。辅以相关活动作为载体。使其得到充分体现。在物质层而上•锦里街道两侧的客栈、茶坊、商铺全屈新建,几乎不具备作为遗产的历史价值:但在精神层面上,通过对街巷尺度、建筑风格的准确把握和民俗活动的积极强调,与和邻的武侯祠和辅和成,复兴、发扬了三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蜀文化。使遗产的内涵得以传承、延续。因此,锦里的开发模式可归纳为:恢复历史之“形”,重塑历史之“神”,即为“神形兼备”。(2)“有形无神”的文殊坊模式虽然文殊坊在

8、开发之初有意将锦里作为参考范木.但由于遗产资源木身条件的差异。其在实际操作中与锦里存在很大不同。采用的是改造与重建相结合的方式。在保护区内,规划一方面对清末时期的木质老建筑、老院落通过就地落架进行维修、回复,重新梳理街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