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ID:42975694

大小:3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4

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1页
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2页
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3页
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4页
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调查分析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就业的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机制;对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难题。2010年、2011年分别有超过650万和660万的毕业生进入就业阶段,而2012年已达到680万人,形成毕业牛:就业的高峰阶段。为助推毕业牛就业,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

2、效的政策措施,其中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大学生施展才华和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就业,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2011年江苏省共选聘了3827名大学生“村官”,他们来自全国330所高校(省内高校49所,省外高校281所)[1]。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和未来工作取向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提供方向,而且可以为我国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

3、地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笔者对南京师范大学近5年的部分村官进行调查走访,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促进高校毕业牛面向农村就业的机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1.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现状近年来,虽然各级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并取得一淀成效,但是随着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的问题逐渐凸显。(1)地理区域性供求失调从全国整体上看,京、津、沪和东部沿海城市仍然是目前大学生毕业后流向的首选,体

4、现在江苏省内的具体情况便是大量的人才涌入苏南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地区,而一些偏远地区,急需人才的基层和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则少有人问津。许多毕业生宁愿选择去东部沿海省、市从事专业不对口、技术含量要求较低的工作,也不愿去偏远县城从事社会保障周全且专业对口的工作,更不愿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条件相对艰苦的家乡就业。于是便出现了一面是大学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下基层农村就业;另一面则是农村对于大学生的求才若渴。据报道,在一次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的专项调查中,竟无一人把农村基层就业作为自己就业的第一意向,即便是笫二、三

5、个意向的人数也寥寥无几。长此以往,经济发达地区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于大学生“村官”投入甚多,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而欠发达地区由于其无力承担优待政策的经济压力,不仅无法吸引优秀人才,而且会造成已有的大学生“村官”的流失,使得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效用难以保持。(2)知识结构与农村实际失调大学生“村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在上任之前或上任初期都壮志雄心,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有闯劲,有干劲,将“为官一日,造福一方”作为自己的博大胸怀。然而,在面对实际工作时,大学生

6、“村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如此。调研显示,73%的大学生“村官”反映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力、经验、阅历有限,对农村政策法规不熟悉;此外,超过6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对农村不了解,没有掌握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⑵。(3)传统观念与就业现状的失调大学生“村官”基层就业承受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压力;二是自身心理承受力。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是国家干部,一些热门行业和大中城市、发达地区的一些事业单位或者条件待遇优越的行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集屮

7、地。而对农业仍然抱有轻视的思想,认为学农低人一等,干农业没前途,认为进入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大学生“村官”自身注重效益与竞争,与农村基层干部之间存在工作观念的冲突,往往造成大学生“村官”受到排挤。而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对于基层就业环境差,缺乏良好的发展空间,担心到了基层,自身发展受到极人限制,都给了大学生“村官”巨人的心理压力。1.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原因分析(1)相关法律与制度的限制在村官制度实施五年后,各项相关制度不断健全,保障着大学生村官的利益,但大学生村官仍然面临着法律与制度

8、上的脱节与限制。例如:大学生村官留任村委会有组织法、选举法和户籍制度的限制。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法》规定,担任村委会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招聘的大学生不经过村民选举不能合法地成为村干部。而且村委会干部只能是本村人,而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只有绝少数恰巧在户籍所在村任职。所以在目前法律制度下,大学生村官不可能长期担任村委会干部。再者,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连续签订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没有特殊情况,用人单位应与职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