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

ID:42976984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_第1页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_第2页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_第3页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_第4页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等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当前高校徳育工作的应对之策是加强人学生的道德教育,改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手段等。【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4-4810(2013)29-0053-01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大学生成了上网人数最为集中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交往、消费、闲暇等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若不及时加以教育,容易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下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

2、离方向。因此,探寻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是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耍课题。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1・大学生对网络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一些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尤其是黑客攻击、黄色信息和西方文化的渗透。在网络屮,经常会发生金融诈骗、假广告、散布谣言、宣扬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网络犯罪。所以,这就要高校积极关注网络动态,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和规范,约束学生网络行为。2.大学生对网络的迷恋以及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的现象极为严重有的学生过分投入网络,染上了“网络毒瘾”,

3、表现为:上网精神亢奋,下网精神倦怠,达到了玩“网”丧志的地步。而长时间的上网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另外,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的现象极为严重,很多学生直接在网上下载文章当成作业交给老师,其至有学生在网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3.大学生在网上的不文明行为普遍存在网络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中的人都可能戴上“假面具”,在虚拟的情形下进行交流。在网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因此,网络的虚拟性会使人们的行为更加自由,这就给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严重的道德失范。

4、二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对策1•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第一,注重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履行网络道徳责任。网络虽然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为所欲为”,也需要有序进行,它要求大学生能自觉履行网络道德责任。第二,注重加强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网络的开放性,使西方文化悄然进入屮国,并对屮华传统文化道德产生了影响。现代大学牛大多都是“90后”,他们个性张扬,崇尚西方自由文化。因此,徳育工作者应教育大学生自觉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将中华文明在网上传播,并能

5、在世界信息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2•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自律意识要使大学生在网上的言行能符合网络道德的要求,首先必须从自我入手,不断强化自身的网络理念,理智地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同时,可以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鼓励他们利用信息技术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体会成功,培养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3.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正确引导第一,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世界,帮助他们提高信息的辨别和选择意识。大学生只冇正确地对待网络,才能在网络社会中准确把握自我,避免

6、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第二,对大学生的心理加强网上辅导,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同时还可以将网下心理健康咨询和网上心理健康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开展网络心理咨询,为网络心理障碍者提供一个轻松的场所。4.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手段第一,利用网络阵地,拓展教育新途径。网上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应该利用网络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让大学生清楚地看到在网络里的陷阱。另外,还可以开辟网络教育基地,如德育工作者个人网站、个人空间、邮箱,通过聊

7、天室、论坛、电子邮件与学生进行讨论。第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有部分德育工作者还未掌握较强的网络技能,这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培养一支索质过硬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另外,还应挑选优秀学生干部共同参与到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因为网络有副作用就对它避之不及,而应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和资源,进一步深化高校徳育改革。参考文献[1]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

8、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程亮•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及其矫治[J]・当代教育科学,2003(23)[4]李一•网络行为失范及其判定标准[J]•广西社会科学,2007(8)[5]李珞•关于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04(2)[6]王国良•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徳问题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1]张索蓉、杨卫建•浅析网络游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