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

ID:42981780

大小:2.35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7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_第1页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_第2页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_第3页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_第4页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及应用平面镜的定义: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如: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的金属表面等都可以看作平面镜。1镜子中的我是什么样的呢?观察平面镜中的像:请同学们在平面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类问题: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同吗?2.当镜子远离你时,镜子中的像是如何变化的?3.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学习目标:A.在实验探究中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做出总结.B.知道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C.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A.在实验探究中理

2、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做出总结.B.知道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C.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学习目标观察思考: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探寻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实验实验器材:平面镜、刻度尺、蜡烛、火柴平板玻璃、刻度尺、白纸.两等大物体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现象变换成理想、简单的过程或现象来研究处理的方法。实验问题:1、平面镜中的像与实际物体的大小关系?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3、自

3、己试一试,当你对着镜子眨眼睛时,镜子中的你眨的是哪一只眼睛?设计实验设计表格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方向相反;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进行实验用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将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成像,把一个完全相同物体放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使之与像重合,观察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的大小关系,改变点燃蜡烛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梳妆镜、

4、练功房中的镜子、小朋友玩的“万花筒”1、成像进行实验:(2)改变光路潜望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像特点:(3)用平面镜来装饰墙壁,使人有扩大视觉空间的感觉小组讨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选取的器材除了刻度尺、白纸还应有:、。选取这两种器材的用意是什么?两支等大的物体玻璃板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两支等大的物体玻璃板为了准确找到像的位置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三、平面镜成像原理.SO1N1B1O2N2B2.S’平面

5、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基于光的反射:如图,光源S的一光线入射反射面MN上的a点并被反射,沿aA方向射出时,入射光与反射光分别处于过a点,垂直于MN的直线(法线)aFa两侧,并且入射角Safa等于反射角faaA,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从a点反射出来的光线相当于从反射面另一侧发出,穿过MN面到达A处;当光源S发出的另一光线同样经b点反射到B时,该光线亦相当于沿bB的反向延长线由MN面的另一边发出,很容易证明,aA、bB的反向延长线在反射面MN的另一

6、侧相交于一点S',该点与光源S点以MN为对称;当在与S同一侧,通过MN观察时,光似乎由MN另一面的位置S'发出,也就是说,在反射面的另一面得到光源S的像,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由于光线实际上并非直接经S'点发出,是因为认定光是直线传播的原因引起的感觉,感觉是从S'点发出的,所以它是一个“虚象”。(2)成像;平面镜的应用:(1)改变或控制光路;潜望镜原理图潜望镜穿衣镜,化妆镜,展示柜台后面的镜子课堂练习A、小明身高175c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应是?B、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7、。试一试,你能行A、小明身高175c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应是,当他由远处走近平面镜时,他的像会(变大、变小还是不变)。175cm不变B、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2m2: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A、7:25B、6:35C、5:25D、4:35C.如图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图中的()D课后思考题某同学身高1.8m,他想在家中墙上设计一个刚好能看见他全身像的平面镜,该平面镜至少应多高,画图说明应挂在什么地

8、方?再见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