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ID:42982486

大小:13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24

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宁波市北仑区统计局编第十六期二00六年九月二十日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任何地方要促进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应科学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要素资源禀赋的不同,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以贯彻落实。为此,宁波市委、市政府围绕把宁波建设成为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中心,积极发展临港型工业。现在宁波市临港工业已初具规模,在经济和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进一步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的不容忽视的困难,制约着宁波市临港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本文拟结合有关理论和国际先进发展经

2、验,对宁波市临港型工业发展的现状予以分析,并对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一.发展临港工业的理论依据和国际经验在如何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性理论,而现代工业实现快速发展则植根于区位理论和对区位理论有突破意义的“近水”趋势的提出。在区位论中,以韦伯为代表的“成本学派”在工业区位的确定上提出过“三指向原则”:即交通指向、原料指向以及集聚指向,均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准则。20世纪50年代中期,基于大宗货物远洋运输产生的海运革命,不仅极大地降低了长距离运输的相对成本,而且也推动了工业布局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加之以发

3、达国家为代表的政府对“工业近水”趋势的推动,使沿江、沿海地区成为各国工业开发的热土,出现了大量的“临海型”与“沿河型”(临江型)工业布局。临港工业(Industrynearports)于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布置在条件优良的深水港湾地区。工业原料或燃料大多经过大型船舶从海上或经河流直接运入,生产的产品再从港口运出,并通过缩短生产运转时间,把生产流程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具有极高的效率。由于沿海的港口毗连海洋,接通陆地,具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有利的协作和能源供应等条件,新建、扩建工业基地和生产设施一般选址在沿海港口一带布局,形成工业依托港

4、口,港口依靠工业的相互依存的临港工业带。临港工业有两种类型:一是依托港口优势具有大运载量、大耗水量、大进大出、资本密集性高特征的产业,比如说石油化工、造船、发电、炼钢等;二是临港的腹地工业,它距离港口还有一定的距离,也属于广义的临港工业。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看,临港工业由于依托着港口资源,能够将港口码头纳入工业生产线的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因而,临港工业成为海岸地区发展重化工业的主要形式和成功之路,对国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带,将炼油、石油化工、钢铁、造

5、船等资源消耗型联合企业配置于东京湾以南的沿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使原料码头与产品码头成为工厂的一部分,减小了中转运输费用,并据此调整工业布局,向临海集中。这一变化不仅使能源耗量多的钢铁、水泥、制铝、发电和汽车业等成本下降,促进了这些部门以及造船、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使以石油为源料的石油冶炼、石油化学、合成纤维、塑料制品、化学肥料等工业飞速发展。韩国。充分利用其海岸线,政府有计划地在条件良好的临海地带建立工业区,如以汽车、造船、石化为主的蔚山工业区,以钢铁工业为主的浦项工业区,以纤维、鞋类、造船、钢铁、化工为主的釜山工业区等。20世纪60

6、〜70年代以马山工业区为代表,包括东南沿海的大多数工业区基本上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大型专门化企业集聚区。新加坡。新加坡裕廊工业区的发展成就是新加坡工业化进程的集中反映。新加坡政府在本岛南部的7个小群岛上,用填海的方式连接成人工岛屿,建设了集中新加坡石化产业的裕廊化工岛。截至2003年,已有72家石油、石化和特种化学品公司进驻,包括伊斯曼、杜邦、克洛达国际、塞拉尼斯、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学、旭化成等跨国分司。园区企业总投资达到220亿新元(约130亿美元),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7亿新元(约299亿美元),裕廊岛化工业产值占新加坡制造业总产值的比

7、例2004年达到28%,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心和全球十大乙烯生产中心。日本、韩国、新加坡临港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宁波临港型工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一.宁波发展临港工业的优势依据区位优势和近水趋势理论以及发达国家发展临港工业的经验,宁波发展临港工业,港口地理位置适中,海洋资源丰富,产业特色突出,对外开放优势明显,区域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自然条件1、得天独厚的港口区位优势。宁波港是中国大陆重点开发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处于中国大陆沿海与长江黄金水道“T”型航线的交汇点,扇面连接世界各大港口,

8、岸线资源丰富,包括江北、镇海、北仑(大榭岛、穿山半岛、梅山岛)。宁波港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集内河港、河口港与海港三位一体的能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