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竖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小学音乐课竖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ID:42993755

大小:33.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小学音乐课竖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_第1页
小学音乐课竖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_第2页
小学音乐课竖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课竖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音乐课竖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在音乐课的器乐教学中,竖笛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简易实用,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它有固定音高,有助于学生掌握音值、节奏、解决学生唱歌的音准问题。初学竖笛,对于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几十个人一个班,每人一支竖笛,要让学生做到行止一致,气息力度一致,音准和音色准确好听,这都需要教师要下一番苦功夫,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耳目一新、犹如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

2、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长时间的竖笛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不断摸索如何让孩子们从兴趣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们开心的吹奏竖笛,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音乐基本技能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规律的制约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条件的制约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所以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因素。我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将竖笛引入课堂。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好表现,喜欢接触新鲜事务,学生在竖笛课上如果积极主动地学习、操作、

3、研究、思考和运用,那么就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得出操作的技巧、诀窍和要领。我利用信息技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带动他们学习。例如:利用预先设计好的卡通动画效果,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笛子就像是管理小水兵一样,看图示将竖笛平放在桌面上做准备状态并且方向一致,再看图示将笛子竖起整齐的敲桌面一声后整齐的立住,这种训练孩子们都很兴奋,都能做到快、静、齐,为学习吹奏竖笛搭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又如:由于学生的生理条件限制,如手指太小,不能将孔闭实,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怪音”、“尖音”,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我利用FLASH制作出把

4、笛子的小孔比作小窗户,告诉学生们下雨了,窗口要关进哦!看看谁的窗口进雨水啦!这样一来逗得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把持小孔的手更细心啦。我又会把他们的小手比作可爱的小精灵,看看谁的小精灵活动的更敏捷、更准确!他们生怕会按住的慢一些,都会很认真的练习,这时可以看到全班的小手都在啪啪的敲打着,整齐的交替着。二、运用信息技术促动学生的感官优化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激发感官效应,增强学生的感受性,提高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实现学习潜能和积极开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价值美,从而获得创新的喜悦。吹奏乐曲,指法的学习还是很枯燥的。要吹好

5、音阶,吹出流畅的歌曲,必须先练好指法,结合幻灯片教学,加深印象,就能够为吹好音阶打下牢固的基础:(一)运用信息技术层层递进练习。借助幻灯片看指法:表上“●”表示按孔,“○”表示开孔。通过这两个符号启发学生自己找规律,促进记忆力。然后再借助幻灯片的切换,引导学生边看、边练习手指的触动感觉,随着教师改变幻灯片切换的速度,学生也在练习更换手指触动频率,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音的掌握。(二)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们找到成功的喜悦。按竖笛的孔数从上向下按“1—6”命名,随着学生的手指边进行按孔练习边念口诀,例如“dou音”是1、2、3,“re音”是1、2,“mi音”是1,“fa音”很有趣,是找孔数的谐音即“2

6、、3、6”是“爱上六”,以此类推。教师可运用动画效应带领学生做指定音练习,设定通关效果,激发学生的斗志,找到成功的喜悦!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教学,离不开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找好关注的角度,从孩子们的心理角度出发,将“有趣的课堂进行到底”就会事半功倍。(一)教学课件的运用1、音乐教学课件生动、具体,有节奏点,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随节拍吹奏,容易集中思想。因此,把以前学过的歌曲、动画片曲、主题曲,作为竖笛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如《闪烁的小星》、《两只老虎》、《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生动的乐谱把孩子们喜欢的歌曲收录进来并加以示范。(二

7、)运用多媒体探寻生活中的声音。如救火车的声音:“14    14   

8、    14    14  

9、”警车的声音“51  51  

10、  51  51   ”,不协和音程如汽车的声音,钟声、鸟叫声等等。还可以以生活中的某一情境为主题进行创作,如涨潮“11  11

11、3—

12、”,退潮“33  33

13、  1—

14、”,冲锋号:“5555

15、  1—

16、11  11

17、3—

18、33  33

19、5—

20、”等等。诸如此类的声响可以带领学生用竖笛吹奏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