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制宣传资料

安全法制宣传资料

ID:43000836

大小:37.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3

安全法制宣传资料_第1页
安全法制宣传资料_第2页
安全法制宣传资料_第3页
安全法制宣传资料_第4页
安全法制宣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法制宣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园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一、校园防火常识  (一)遇到火险如何逃生  1.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2.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3.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二)灭火器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

2、手握紧压柄,干粉即可喷出。  2.1211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压杆就使密封间开启,在氨气压力作用下,1211灭火剂喷出。  3、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二氧化碳即可喷出。注意事项:  1.干粉灭火器属于窒息灭火,一般适用于固体、液体及电器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属于冷却灭火,一般适用于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的火灾。  3.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措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5%时,会使人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当含

3、量达到20%时,人就会呼吸衰弱,严重者可窒息死亡。所以,在狭窄的空间使用后应迅速撤离或带呼吸器。其次,要注意勿逆风使用。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距离较短,逆风使用可使灭火剂很快被吹散而影响灭火。此外,二氧化碳喷出后迅速排出气体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热量,因此,使用中防止冻伤。  二、防水常识  (一)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如何自救逃生呢?  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2.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满

4、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断不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二)在游泳中需要掌握哪些安全知识呢?  1.不到江河湖海和水库游泳。尽量不到江、河、湖、海及水库里游泳,每年都有因学生单独在这些地方游泳而被淹死的悲剧发生。  2.游泳时如果呛了水,首先要张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几口水,也一定要张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喘气。不要在游泳池四周打闹,游泳池的四周地面很滑,一旦摔倒,就会出现危

5、险。3.防止腿抽筋,要立即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什么是未成年人?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二、简要内容:1991年9月4日通过,1992丰1月1日起施行。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三、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

6、年人犯罪法》1、1999年6月28日通过,1999年11月1日施行。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趋势发展,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危害。还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有些却已沦为罪犯,或者正向着犯罪的方向滑落,这不能不使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2、5大原因诱发少年犯罪据调查,未成年人犯罪群体多具有如下五种特点:一是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差;二是自我评价高,喜逞强好胜;三是哥们义气重,常拉帮结伙;四是自控能力

7、差,多行为盲动;五是贪图享受,厌恶劳动。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4、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

8、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中、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一、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