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时冲关鲁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时冲关鲁教版

ID:43002394

大小:700.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时冲关鲁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时冲关鲁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时冲关鲁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时冲关鲁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时冲关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时冲关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1、2、3、4、7、8、9区域发展阶段案例5、6、7、10、11、12、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河北邯郸二模)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其中,四轴是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读“一核四轴两带”示意图,回答1~2题:

2、1.中原经济区所在区域目前处在(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高水平的均衡发展阶段2.为了抓住机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原经济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A.全力发展大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把该地区建成世界级的城市群B.利用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化学工业及海产品工业C.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吸引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D.充分利用区域煤、铁、石油资源,大力发展煤炭、钢铁及石化工业解析:1.B 2.C 第1题,从中原经济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看,其经济发展不

3、均衡,大城市发展水平高,需要借助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因此目前该区域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区域发展应该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统筹兼顾,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合理的产业结构,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发展整体上落后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同时,可承接东部地区的相关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图,回答3~4题:3.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②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③农田水

4、利设施完善 ④农业人口数量增加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4.导致南部区域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化进程快 ②网络化水平高 ③区域化分工好④工业化水平高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3.A 4.B 第3题,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主要有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该省(江苏省)农业历史悠久,适宜农耕的土地早已被开垦,因而耕地面积不会大量增加,影响上述区域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主要原因为粮食单产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和农田水利设施完善有利于单产的提高。第4题,对比两图可知该省南部区域人均粮食产

5、量下降,这是因为该区域地处“长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5~7题:5.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B.经历了移民开垦C.农业结构复杂D.注重生态保护6.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B.大力发展畜牧业C.种植业产值降低D.实施了退耕还林7.该区域土地结构在20世纪的变化带来的效应是(  )A.河流泥沙增多,洪涝加剧B.水土流失减少,生态环境改善C.粮食产量大幅增加D.原始林地完全被次生林地

6、取代解析:5.B 6.D 7.B 第5题,对照图中该时间段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知,原始林地比重锐减,耕地比重迅速增加,因此可判断出该区域经历了大规模移民垦殖的过程。第6题,1900年之后,耕地比重先上升一点后明显下降,草地和灌丛地比重相对稳定,次生林地比重渐增,说明该地正在实施“退耕还林”的措施。第7题,由上题可知,该地经历了退耕还林的土地结构调整,林、草地面积增加,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河流泥沙减少,故A项错误,B项正确;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在图中无法体现;由图可知,原始林地锐减,并非意味着完全

7、被次生林地取代,D项说法太绝对。  如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C.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D.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9.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C.旅游业的兴起D.再城市化明显解析:8.D 9.D 第8题,根据经纬度可确定该地为江南丘陵地区,读图可知聚落多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河流两侧的聚落无便捷交通线相连,受

8、河流的影响,联系不便。第9题,由21世纪初的图可知本区域有铁路经过,交通有所改善,钨矿周围有居民点,可知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温泉附近有居民点,可知旅游业兴起,故选D项。  如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