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

ID:43003518

大小:327.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4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_第1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_第2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_第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_第4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水表层洋流的分布: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运动,叫做洋流。(一)洋流的分类:1.按成因分类(1)风海流:在盛行风影响下形成的洋流。盛行风影响下形成:大洋环流模式——呈“8/0”模式季风环流模式——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冬逆【大洋环流模式】回顾地球上风带的分布:信风带(低纬度);西风带(中纬度);极地东风带(高纬度)。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北半球西风带(西南风)和南半球西风带(西北风)影响下形成盛行西风带。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影响下形成南

2、极极地环流。盛行风吹动海水使得海水流出区海水亏缺,形成补偿流,从而构成环流。(2)补偿流:补偿流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上升和下沉)。上升补偿流往往在吹离岸风的位置。盛行风作用带动,补偿流补充形成三个大洋环流,呈“8/0”模式。以南北纬30°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环流,(或称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北纬60°为中心的北半球中高纬环流,(或称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季风环流模式】(1)成因:在印度洋北部,由于海域狭窄,东北信风不十分发达,因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造成的热带季风却

3、占了优势地位。(2)规律:夏季呈顺时针环流(南赤道暖流+索马里寒流+季风环流)冬季呈逆时针环流(季风环流+索马里暖流+赤道逆流)(3)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4)为什么在夏季索马里洋流是寒流?夏季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把近岸处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引起深层海水因补偿而上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并使水温显著下降,洋流属于寒流。(5)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

4、成因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世界海水表层洋流的分布图(3)密度流由于盐度或温度的差异导致海水密度存在差异,海平面产生高度差,形成补偿流。①盐度高的原因一般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很少;相对封闭②表层海水是由密度小的流向密度大的2.洋流的性质分类: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从较

5、高纬流向较低纬)【性质判读】(1)等值线判度:①温度大小变化判断半球;②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洋流的流向;③由水温高的流向水温低的是暖流,由水温低的流向水温高的是寒流。(2)定位判读: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判断,就是要对洋流进行定位:该方法要特别注意海陆东西位置的说法。先根据纬度判断出是哪个半球的哪个环流。再结合大陆(或海洋)的东西岸位置判断具体是哪只洋流。从而判断性质。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南半球在西风带作用下形成的洋流为寒流。试分析其原因:①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影响其周围海区的水

6、温;②漂浮的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热量;③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南半球缺少中高纬度环流的原因是缺少陆地。在南极地区受极地东风影响形成南极极地环流。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对气候的影响:对全球: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对大陆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二)对海洋的影响1.对渔场形成的影响: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容易形成大渔场。大陆架海区: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河流: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

7、料丰富→渔场。温带海域:冬季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2.对航行的影响:顺流航行可加快速度;寒暖流交汇处常有海雾和浮冰。海雾:形成: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中低纬度主要是寒流影响,时间主要在夏季;中高纬度主要是暖流影响,时间主要在冬季。中纬度的大陆东岸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海雾以及渔场。(大或浓)海雾形成条件分析:水汽多;降温作用;风力微弱。3.对污染物的影响:利:加快进化速度弊:扩大污染范围三、扩展:厄尔尼诺现象正常情况下,

8、受信风的影响,赤道太平洋形成了海温和水位东低西高的形势,与此同时,在赤道太平洋东侧的下沉气流和西侧的上升气流影响下,信风会加强。但是,一旦信风减弱,太平洋西侧的海水就会向东回流,太平洋赤道中东段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这就导致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由于厄尔尼诺现象较强时,太平洋东岸的上升气流减弱,所以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往往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