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配餐作业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配餐作业新人教版

ID:43004031

大小:368.3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5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配餐作业新人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配餐作业新人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配餐作业新人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配餐作业新人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配餐作业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配餐作业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配餐作业(三十六)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见学生用书P393(2017·广东三较联考)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成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读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回答1-2题。1.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①运距短 ②相对安全 ③交通运输方式单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解析 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要近1200多千米,而且相对安全得多。答案 A2.关于中缅油气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2、①缓解中国东北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②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 ③带动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④使我国石油运输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 中缅油气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是目前中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减少目前我国进口石油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有利于提高能源安全供给,并使能源进口方式多元化;中缅油气管道除了输送来自中东、非洲的石油外,还可以把缅甸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改善中国西南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答案 C如图为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部分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

3、段图示线路所经地区(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B.农作物主要是小麦、水稻C.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大多数河流不适合发展航运解析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图示线路所经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众多,但由于地形条件复杂,不适合发展航运。答案 D4.关于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是台风多发C.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D.可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是地形

4、条件复杂;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该工程能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答案 C(2017·山西五校联考)下图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接近(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鄂尔多斯高原D.柴达木盆地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2000年时我国天然气的生产重心所在的轻度为107.5°,纬度为33°附近,地理位置离四川盆地最近,故选A。答案 A6.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  )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C.阻碍西部高新技术

5、产业发展D.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解析 根据两者重心的经纬度变化来分析,生产重心总体上往西往北移,但有波动,消费重心往东南移,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图中两曲线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会呈现能源生产在西部,能源消费在东部的局面,对解决东部地区的雾霾没有多大的益处,A错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需要向以科技为导向的工业进行转变和升级,B对;西部能源开发,对能源密集型的产业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错;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问题影响不大,D错误。答案 B读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分布图,回答7—8题。7.既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线路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省区是(  )A.冀B.粤C.晋

6、D.豫解析 选项四省区中,河南省既是南水北调中线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的省区。答案 D8.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耕地面积小B.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C.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D.有现成河道,工程量小解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势南高北低,可以实现自流引水;但需要开挖河道,工程量大;从图中线路所跨纬度可以计算出输水线路远超过300千米;经过地区耕地面积广。答案 C9.(2017·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华北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

7、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了湖北引江济汉补水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是提长江水向兴隆下游河道补水,修封闭的“高架”水渠,即绕长湖北缘并与长湖所有支流全部立交修建总干渠。而部分水利专家则建议由长江通过入湖渠提水至长湖,再通过现有河道提水至兴隆水库上游。材料二 汉江流域示意图和“引江济汉”图。(1)推测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2)分析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3)对比专家建议方案,分析“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的优点或缺点。解析 第(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