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2020高考地理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ID:43006790

大小:555.7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2020高考地理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1页
2020高考地理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2页
2020高考地理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3页
2020高考地理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4页
2020高考地理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地理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2、3、4、5、7、9、12、13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6、8、10、11、12、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我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几十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我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B.城市化地区差异C.人口分布变化D

2、.土地生产力差异2.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均耕地多B.高速铁路的建设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3.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B.铁路运输C.生产水平D.市场需求解析:1.B 2.A 3.B 第1题,南方粮食主产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量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变为种植利润更高的花卉、蔬菜等;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耕地被占用,土地价格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种植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而东北地区近年来城市化发展没有南方产粮区快,

3、人均耕地多,适宜发展种植业,故B项正确。第2题,东北地区黑土肥沃,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故A项正确。第3题,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大,铁路运量大、运费较低,适合长途运输,且铁路运输到南方不需中途中转其他交通方式,故运粮适宜选择铁路运输。因此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铁路运输。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回答4~6题:4.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减少B.水热条件变差

4、C.高铁运输便利D.生产成本提高5.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爽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肥力高 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6.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解析:4.D 5.A 6.B 第4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周边地价上升,京津地区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所以蔬菜种

5、植面积不断萎缩。第5题,与平原相比,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气温日较差大,光照资源丰富,蔬菜质量好;夏季气温较低,和平原地区的蔬菜生产有季节差异。第6题,都市型生产区地价高,成本高,应控制规模,A项错误;山地丘陵区地势较陡,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生态保护,B项正确;蔬菜对保鲜要求较高,应临近市场,C项错误;采摘、观光农业面向城市,应是近郊农业的发展方向,D项错误。(2018·四川巴蜀模拟)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读图,回答7~8题:7.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A.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

6、水平高B.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C.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D.以家庭农场为主8.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  )A.毁林开荒、扩耕,以获得持续增产B.增施化肥、农药,以提高玉米产量C.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D.利用玉米秸秆,大力发展沼气解析:7.C 8.C 第7题,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玉米生产的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第8题,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可以通过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018·福建三明质量检测)桑蚕养殖的

7、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在传统桑蚕养殖区,采桑叶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是(  )A.种植区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经营B.桑蚕养殖利润较高,人工费用比重低C.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D.灌木丛中作业,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10.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B.资金、技术、劳动力西移C.丝绸市场范围向西部扩大D.大气与水体污染范围扩大11.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

8、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