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电路基础单元测试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单元测试

ID:43017252

大小:36.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单元测试_第1页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单元测试_第2页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单元测试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单元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工基础》电路基础单元测试试卷一、填空题:(40×0.5分=20分)1.电路由、、和等四个部分组成;电路通常有、和等三种状态。2.导体对电流的作用,叫做电阻,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和。其计算公式是。3.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与,与它的。其公式为:。4.某导体的电阻是2,通过它的电流是3A,那么1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C;电流做功是J;产生的热量是J;它消耗的功率是W。5.“220V100W”和“220V40W”的白炽灯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的白炽灯消耗的功率大一些。6.路端电压随回路电流的增大而。

2、7.路端电压随负载电阻的增大而。8.将5个“1.5V1”的电池串联时,等效电动势E=V,等效内阻r=。9.将5个“1.5V1”的电池并联时,等效电动势E=V,等效内阻r=。10.由2、3、6三个电阻组成的最大电阻是,它们是联;最小电阻是,它们是联。11.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5,横截面积之比为2:3,它们的电阻之比为。将它们串联时,它们的电压之比为,电流之比为;将他们并联时,电压之比为,电流之比为。12.用万用表可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测量电流时应把万用表联在被测电路中;测量电压时,应把万用表和被测部分联

3、;测量电阻前或每次更换量程时都应调节,并且应将被测电路中的电源。二、是非题:(10×2分=20分)()1.当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时,外电路负载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2.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3.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时,电阻值为10;当电压升至20V时,电阻值将为20。()4.在电阻分流电路中,电阻值越大,流过它的电流也就越大。()5.若选择不同的零电位点时,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将发生变化,但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却不会改变。()6.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一定等于流

4、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指沿任意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8.在支路电流法中,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若电路有n个节点,则一定要列出n个方程来。()9.对外电路来说,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代替。()10.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若电路有b条支路,则需要列出b-1个方程式来联立求解。三、单项选择题:(10×3分=30分)()1.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电阻的一个截面的电荷量是A.20CB.50CC.1200CD.2000C(

5、)2.相同材料制成的两个均匀导体,长度之比为3:5,截面之比为4:1,则其电阻之比为A.12:5B.3:20C.7:6D.20:3()3.通常电工术语“负载大小”是指A.等效电阻的大小B.实际电功率的大小C.实际电压的大小D.负载电流的大小()4.R1和R2为两个串联电阻,已知R1=4R2,若R1上消耗的功率为1W,则R2上消耗的功率为A.5WB.20WC.0.25WD.400W()5.用电压表测得电路端电压为0,这说明A.外电路断路B.外电路短路C.外电路上的电流比较小D.电源内阻为0()6.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

6、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A.3、4B.4、3C.2、5D.4、7()7.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短路电流为2A,当外接负载电阻为3时,其端电压是A.2VB.3VC.4VD.6V()8.如图1所示,电流I、电压U、电动势E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U=E-IRB.E=-U-IRC.E=U-IRD.U=-E+IR()9.电路如图2所示,I的值为A.-3AB.3AC.5AD.-5A()10.电路如图3所示,U的值为A.-40VB.40VC.20VD.0四、计算题:

7、(2×15分=30分)1、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E1=40V,E2=5V,E3=25V,R1=5,R2=R3=10,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2、两只电容分别为C1和C2的电容器,其额定值分别为200pF/500V、300pF/900V,串联后外加1000V的电压,问:加在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是多大?电容器是否会被击穿?若要求电容器组安全工作,外加总电压不能超过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