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2)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2)

ID:43017703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2)_第1页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2)_第2页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2)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湖的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欣赏西湖的美,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热爱美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描写景物的;读文章,想画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西湖的资料,如风光图片,文字说明。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二、学习生字隐:左右结构字义:藏起来,不显露。隐蔽、隐居

2、、隐士、隐姓埋名、难言之隐参:上中下部首:撇折点字义:进入。参与、参见、参阅、参照、参差不齐、人参径:左右字义:小路石经、曲径、门径、途径、口径、半径缝:左右字义:间隙,窄长的口子。门缝、夹缝、见缝插针、天衣无缝、缝补旷:左右字义:心境开阔畅快。旷野、空旷、地旷人稀、心旷神怡、旷课幽:半包围部首:山字义:安静、闲雅的。幽谷、幽静、幽思、幽雅、幽居、幽怨苏:上下字义:指江苏苏州苏醒、苏州、苏南、苏剧、复苏、流苏宛:上下字义:仿佛,好像。宛如、宛然、音容宛在、宛转、宛曲职:左右职务职责失职称职职员求职字义:工作岗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的位置。港:左右

3、字义:江海口岸。港口、港湾、军港、港币、港客、港商三、指名分段读,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四、作业:写生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看图激情,导入新课(出示资料图片)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的湖光山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这(指图),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有谁到过那个地方?能谈谈感受吗?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出示阅读提示)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四、小组交流(重点讨论第2题。作者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一是雨中去访灵隐,看到的西湖的“绿”;

4、二是漫步苏堤,看到的西湖的“绿”;三是在花港观鱼,看到的西湖的“绿”。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在花港现鱼,作者抓住了满池的新荷。与初春的杨柳嫩枝的新绿相比,“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

5、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五、指导感情朗读课文1、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目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2、自由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绿”的美。六、感受语言文字美1、本文化美的词汇十分丰富,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词句。七、听课文朗读录音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2、找一找其他描写西湖的文章或诗词读一读,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第三课时一、齐读课文。二、欣赏老舍的《草原》和刘国林的《可爱的草塘》1、自由读。2、讨论交流他们是怎样描写

6、草原的绿色的。3、把这些句子画下来,有感情地读并背诵下来。三、作业:再找一找其它的描写景物的文章读一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