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沪科版)

【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沪科版)

ID:43017943

大小:1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沪科版)_第1页
【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沪科版)_第2页
【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沪科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沪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全一册)畅言教育《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张大丰◆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容的单位及其读法。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过程与方法目标】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4、会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

2、选择装配实验器材,完成探究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5、能经历科学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教学重难点◆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全一册)畅言教育【教学重点】探究计划的制定与设计实验方案.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教学难点】实验中的热源及加热时间的控制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过程实验器材:烧杯,电加热器,温度计,水和煤油。一、新课导入1、暑假里,花迎春同学跟随父母去海边旅游,在沙滩上玩的时候,她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奇怪现象,心想为什么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沙子更烫脚,而海水却较凉呢?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2、

3、新疆地区有句谚语叫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二、新课教学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可见,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别的物质也是这样。那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学生思考,认同所研究的问题)(一)、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按教材设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并整理学生的猜想。问:用什么法研究每个因素对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影响。2、温度变化可以使用温度

4、计测量,质量可以使用天平测量,那么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怎么反映出来呢?学生回答:转换法(重点强调使用同一热源)3、组织讨论:怎样探知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4、提出问题:如何制定“探究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实验方案,如何制定:“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实验方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方法技巧5、通过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能够感受到物体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有关6、通过实验,学生总结归纳得结论。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全一册)畅言教育(二)、比热容概念引入:给出不同物体在不同质量,

5、升高不同温度,吸收热量不同,比较两种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逐一引导学生要想正确比较应该将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化简成相同的量,如1kg,1℃,引导Q/m△t可以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一定的物理意义。1、概念出示自学提纲:(1)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什么?单位是什么?(2)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Q=cm△t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答: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0.92×103J/(kg·℃)3、比热容

6、属于物质的一种属性,从物质的比热容表中能够找出哪些规律?答: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不同的物质比热容可能相等;4、水的比热较大在生生产中有哪些应用?答;取暖;做冷却剂5、课堂前后照应,解决新课引入问题:(1)、暑假里,花迎春同学跟随父母去海边旅游,在沙滩上玩的时候,她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奇怪现象,心想为什么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沙子更烫脚,而海水却较凉呢?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2)、新疆地区有句谚语叫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学生回答,老师做出评价三、课堂小结:让学生小结收获与疑问◆教

7、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