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属于谁》说课及反思

《财产属于谁》说课及反思

ID:43024747

大小:54.6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3

《财产属于谁》说课及反思_第1页
《财产属于谁》说课及反思_第2页
《财产属于谁》说课及反思_第3页
《财产属于谁》说课及反思_第4页
《财产属于谁》说课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产属于谁》说课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财产属于谁”说课材料及反思江桥中心学校包青春一、说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二框:财产属于谁教材分析: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T去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三目组成,分别介绍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第一目:“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主要是说明合法财产的范围,所有权的涵义。从社会财产的归属切入,引出有的社会财产归个人所有。接着具体阐明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最后介绍了财产所有权的涵义,

2、并指11!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第二目:“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雹主要介绍法律对合法财产的保护情况。首先介绍了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国家运用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两种武器,采用不同方式有效地保护着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第三目:“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主要介绍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后的救济途径。具体介绍了四种情况。其一是通过诉讼方式确认所有权的归属;其二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原物返还问题;其三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财产被毁坏或灭失的赔偿问题;其四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违法问

3、题。本目的核心是提升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二、说学生: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法律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教育不仅使其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的财产。三、说目标知

4、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难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五、说教法:主要釆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六、说流程(一)设计情境,巧妙导入:活动一:大话“拾金不昧”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

5、个成语?学生:“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学生1: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学生2: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了他们特殊的奖励。教师: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

6、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教师: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学生1: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值得学习。学生2: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教师:看來大家是能辩证地看待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映?学生1:我不同意他的做法,不能将我的财产给他人。学生2:假如我很有钱,我也没有意见,毕竟是做了一件好事,但要让我知道。让我们看看王某的做法: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

7、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屮的5000元现金。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捉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教师: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为什么?学生1:支持。学生2:不支持。好,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教师: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

8、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要解决大家头脑屮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从财产的归属问题说起,因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财产属于谁''这一课的内容。(二)感悟生活,获取新知:板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