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

ID:43024816

大小:127.5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25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1页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2页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3页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4页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5页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6页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7页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8页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9页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_第10页
资源描述: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青衣道长第一节、开关展窍一、要论开关展窍乃是开启进入虚空阴阳双修之玄门而能直达修真之真正的捷径,其作用宏大,意义非凡,可愦憾是却未被修真学者重视,更有甚者不屑一顾,认为多此一举,实乃误人,盖不知,大凡得其真传有明师指点的修真人士莫不对此倍加重视,而从不轻视之,著名的道教阴阳法派经典名作《金丹真传》的作者孙汝忠先生,也实曾言“开关展窍,当在筑基之前”,是可见开关展窍一事在阴阳双修中的地位甚重,仙翁淘存存也云:“修道之人,如不开关,就先言筑基练已,此乃融鞋搔痒之举,如此无益于事。”如此言之见,大凡著书之说,

2、讲授后天修练法程下手功夫的,倘只言筑基练已二层功夫的,此必为之一乃为作者保守之,二乃著书之人不知修练诀微,不过,修道练法关键多在细微之处,自古均被知者珍之难以轻易示人,但若不授之,学者自徒劳费力,必走弯路,否则怎么会有此一说。“细微诀窍,师不道破,则难达臻境矣”,吾此为了宏道之愿,故不惜点破千古之秘,在诀微之处——点破,还望读者学者珍之自习。开关、展窍,是两种作用,即开关是开关,展窍是展窍,但是两者又互相连接在一起。为同时发生,都是以阴跷之气萌动,然后摄入鼎内,勿忘而勿助。之后使后天之气生起,再调再烹,使真机自动。我乘其动而引其运

3、行,不必去着力开,而关自然开,不必去着力展,而窍自然展。但这一切都要是自然而然,切忌着力,又忌当面错过而不知。开关,是开何关呢?当阴跷气萌动的时候,也即生出了后天之真气,当此真气升达泥丸之时,已经将关口一一打开,也即是河车之路打通。以备追摄彼家异性气血于我身中之时,通畅而无阻。其间所开之关口分别有:尾闾、夹脊、玉枕。展窍,是展何窍呢?窍也有三处,分别是:泥丸、土釜、华池。这三窍,凡人不展则闭。合闭以后,自家的真气也难以进主,如果不将其展开,又怎么能将彼家异性的气血等物纳入呢?所以在虚空双修之前,窍也当展开无碍,方可进行男女双修,否

4、则双修无益。运行自家真气开关、展窍的火候要妙在于,乘气机乍动而又静时的交会之机,微微起火,逼过尾闾,从而逆流天谷。讲到这里,又有必须注意之处。古仙有云:“一窍展而百窍皆展,大关开而众关开欤”所以学人尽量不要拘于一处,一点,一团的感觉。而尽量使众窍齐展,众关齐开。但又须知开关展窍与河车之事不尽相同。虽然开关展窍是打开了逆运的路途,也即是打开了河车之路,但是开关乃是运行后天的真气,河车则是运行后天的金水。当功夫到了河车这一步功夫,则如同日日筑基而无分别了。但开关展窍却是在筑基之前。换句话说,开关展窍如同运矿石,而河车之行如同运黄金。二

5、、开关展窍行功秘程1、备一丹室(能安静之处便可),我于其中盘腿静坐下来,(按平时习惯的静坐方法,若无习惯的方法,那么就将腿脚盘起而坐。按自己的能力,能双盘的就双盘,能单盘的就单盘。总之,一切以自然舒适为主)首先静心,放下平日一切烦琐之事,尽量不去想其它事物。接着轻闭嘴唇。然后接下来就开始调息,平缓而细长以后,就可以行下一步功夫,当然,心静而气自然平,应该以不调之调为最上。2、等调到鼻息平和以后,就将双目微闭,从而内观自身。此时,以神注肾根之下阴跷一脉,即将神意之念等等停住于阴跷一处。阴跷在肛门之前,睾丸以后的地方,类同于会阴一处,

6、但决不可等同于针炙学上的会阴一穴。正确位置即于会阴穴内上一寸三分,为其中心位置。3、如此片刻以后,便将心神与内息提上虚无窍内,这个虚无之窍,在肚脐后面,腰部的前方,心口的下方与肾的上方这一带,位置广阔,千万不可以拘执某一处。4、然后就在虚无之窍内,停神安息。停神,就必须要神静,如果神燥而不安,那么就不能停,强停也必不在虚无窍内,而在窍外,无助于修练,并使神损而快耗,促短生命。或者是妄神、邪气与淫精混杂,其病主更深了。如此,乃是与修道之事有南辕北辙之歧。安息,就必须要调之有度而方才能安。息调平而神也就自得安静,神安静息也就能达内。息

7、达内,就是内息,丹经中称为橐龠。内息呼之而不出喉,吸之而归于命蒂。从而又可达于踵。也就是庄子讲的:“真人之息以踵”。相接不断,绵绵若存,彻于涌泉,而往来不绝。初时停神安息于虚无窍内,应当以自然为主。如果心太过于严,那么就会使心火上炎,所以务必要顺其自然,但顺其自然,却不是听其自然。这在丹经中叫做“文火”。如果这时候心太散,那么就会使心液乱露而冷凉,所以务必要守住此自然,这在丹经中叫做“武火”。文火与武火的烹练,在丹法中是贯穿于始终的妙用。5、如此调到内息匀称,然后勿忘而勿助。以内息而踵外息,即内息为呼,而鼻中吸气。以外息而踵内息,

8、即鼻中呼气而内中为吸。6、这时候,心如同虚空,因有息相依,那么就是真虚。又因有息相随,那么就是真空。真虚真空之间,静而又静,清而又清。气息也绵绵,心神也默默。至此要一切放下,人我皆忘。这一段功夫,在丹经中叫做“钻杳冥”。《道德经》中最根本的一句话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