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空位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空位效应”

ID:43025707

大小:25.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班级管理中的“空位效应”_第1页
班级管理中的“空位效应”_第2页
班级管理中的“空位效应”_第3页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中的“空位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中的“空位”效应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裴志刚215621班里一位同学因病退学让本来座无虚席教室中间出现了很不协调的“空位”。本想及时调整座位而求整齐的,可正赶上模拟考试,于是就把这事耽搁了。模拟考后的一天,我正在分析班级本次考试得失,一个同学主动来找我说:“班主任,你看我这次的考试成绩能否给我个机会填补前面的那个‘空位’?”我说:“说说理由。”他说道:“只有自暴自弃的同学才会喜欢坐在后排。考前,我看着我前面的空座位,就一直在想,这次一定要努力考好,靠我的进步坐到前面的座位上去。现在成绩出来了,我觉得我做到了。希望老师能给我这个肯定自己的机会。同时我要通过更加努力保持住这

2、个位置。”听后,我感触良多。没想到无心的“空位”却给了同学们追求进步、积极进取的标杆。一、“空位”是一种特殊的奖惩制度著名的心理医生约翰·辛德勒在《人类基本需求》一文中的写道:“每个人的內心都有这种需求,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努力能受到他人的重视----尤其是那些我们为之努力的人的重视”。抓住每位同学都有被肯定、认可、要求上进和做好学生的积极心理,由班委会讨论,全班所有同学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将教室中的“空位”当作一种特殊的奖惩措施灵活运用于班级管理之中。每月初班会课上,对班级每位同学上周各项表现综合评分,每次评分的平均得分和上月得分进行比较,进步着前移至前面的“空位”,退步较大者主动后移

3、到后面的“空位”。评分细则包括:课堂表现、主动学习、劳动卫生、团结互助、责任意识、学习成绩、自我管理、宿舍生活、好人好事、纪律出勤十项,每项十分,根据表现加减分。其中课堂表现、主动学习由任课教师据一个月表现客观评分;劳动卫生、团结互助、集体意识、自我管理、纪律出勤由班级同学互评;学习成绩、好人好事由班主任考评;宿舍生活由宿舍室长和舍务管理考评。初试一个学期以来,同学们你追我赶,班级竞争氛围渐浓,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二、“空位”是一种心理暗示心理学中,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

4、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尝试“空位”管理一段时间后,跟踪调查中与一位同学谈心,这位同学兴致勃勃的说道:“现在教室里的‘空位’就是我们的标杆,这两次空位都出现在末尾,说明大家都进步了,大家信心都很足,班内的氛围也很好,尤其以前老说很颓废话的同学也不说了,大家都在努力不让空位出现在自己的前面。”无声的“空位”搁置在教室内,看似不和谐,其实无形中给了我们同学们一定的心理

5、暗示:依靠自己的认真、努力、勤奋、进步就会从稍后的位置前进到比较好的位置,不努力、不认真、不进步就可能从目前的位置上后调。空座位在前,是一种努力的方向;在后,则是一种鞭策。当成功的欢乐开了个头后,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引导班内学生为了自己也为了班级向良性轨道上发展。三、“空位”是一种意识培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提倡高中教育应该自觉承担起培养现代人的社会忧患意识的责任,使人们真正认同社会忧患意识对于人的存在的价值、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的自觉性,养成忧患品质,使社会忧患意识成为现代人的价值追求和人格构成。作为高中班主任就有必要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忧患意识教育,教室的“空

6、位”不失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机会。“空位”后面的同学,会在心底经常对自己说,要好好表现,要努力勤奋争取填补前面空位的患前意识。对“空位”前面的同学来说,有种担心自己不努力就会被其他同学取代的患后意识。在同学们的心里时常有这样的声音:今天你进步了,如果不加倍努力,明天后面的同学就有可能要追上来。大家都在进步,你进步一点点,就可能被别人超过。大家都在努力,你努力一点点,就等于你没努力;今天你退步了,不抓紧时间分析原因、找出问题、认真整改就有可能出现更大的退步。四、每一种管理方式都有其必要的前提,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之后,以下几点是在运用“空位”管理时必须遵循的前提。1.“关爱每

7、一个学生进步,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管理理念,综合评分一定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避免座位前后和考试成绩排名先后等同。2.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及时跟踪访谈。对后移同学要及时安慰,与他(她)一起分析问题、找出症结、帮助改进,防止自我否定、“破罐子破摔”心理。对前进同学可以与之分享进步的欢乐,同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帮助他(她)形成习惯,精益求精,防止忽进忽退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