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心得

《了凡四训》心得

ID:43025812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了凡四训》心得_第1页
《了凡四训》心得_第2页
《了凡四训》心得_第3页
资源描述:

《《了凡四训》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了凡四训》心得做命运主人书写五福人生一一上海了凡研修班学习心得一部《了凡四训》,开启-•扇心门。心态一•转,命运则变。我们常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原來这只是我们消极迷茫时给自C的安慰,事实上“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人的命运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命运,是命中注定的,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故乡,更无法选择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出生时这一•切都U成为既定的现实,这就是命中注定。后天命运则是有先犬命运转变而成的,是对你后天的一个考量。心态决定命运,心不离根,什么心态就得什么样的生命状态。从心态上,转变一种活法。我们无法

2、掌控口己的命运中的先天的安排,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命运的后天的选择。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命运并不建立在一小时的决定中,而是建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基础上。”任凭命运的安排,是对人生的一种消极,一种被动,只有自己勤于,勇于认知,走出命运的阴霾,挣脱枷锁,才能成为真正掌握命运的智者,才能通达五福人生。“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们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Z人,数亦拘他不定。”一个平常人,不能说没有胡思乱想的那颗意识心;既然有这—•颗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阴阳气数束缚了;

3、既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对说没有命数呢?虽说数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会被数所束缚住。若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了。因为极善的人,尽管本來他的命数里注定吃苦,但是他做了极大的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而极恶的人,数也拘他不住。因为极恶的人,尽管他本来命中注定要享福,但是他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大恶事的力量,就对以使福变成祸,富贵长寿变成为贫贱短命。所以,一切福m,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心态一转,

4、命运则变。从了凡先生的命运中,我们看到,多做善事,种善因,可以改变命运。而冃,“一息尚存,弥天z恶,犹对悔改”,然“一念猛厉,对以涤百年z恶”,这就是心念的力量。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则是了凡先生开出的改变命运的三剂良药。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欲行善,必须先改过。改过首先要发三心:一是发耻心,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有了耻心,才能够主动的去反省自己的行为,明了自己的过错,知过是改过的基础;二是发畏心,有一颗虔敬Z心,敬畏Z心,虽然“过在隐微”,但是“天地实鉴”。只要不敢犯错,就不会犯错

5、;三是发勇心,要当机立断,改变以前的种种不端,从现在开始,反省口己,用道德约朿口己,不给错误以任何可乘之机,勇猛精进,过则无惮改。改过的方法,便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从事上改仅仅是从表而上改变,即把过错找出来一样样地改。从理上改就是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Z。此理既明,过将自止”,道理明白了,过错自然就会消除。第三是从心上改,即“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人的过失,有千千力力种那么多,都是从心上造出来的,我的心不动,就什么事情都不会造出来。“但当一心为善,正念

6、现前,邪念H然污染不上”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Z充满心间,那么其他不正当的思想就不会玷污口己的心灵,口然就不会犯错误。从心上改就必须随时随地提起正念。反观自我觉得我能够从事理上认识到自C错误的原凶,明口错误的根源,会在做事之前用这些标准来评判这件事是否应该去做。可是却很难保持一颗淸净心,不动杂念,这是因为耽染尘情,私心、欲望太多,邪念现前。所以只有从心上改正,不起心动念,才能够避免种下恶因。的确,当人的想法专心于善时,就不会有恶的念头涌入,正如我们专心于学习,就不会有怠惰享乐的想法一样,从心上去改过,应

7、该是我勇猛精进的方向。改过,是舍旧图新,认清口我,完善木我,更好地积德行善,从而通达五福。积善Z方中首先明确了善恶的标准一一“冇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又用十则公案,告诉我们积善能够改变命运的道理。这些行善的例子都反应出拥冇一颗善心十分可贵,行善之时也能把口身的心量打开,一心只为利他,没有夹杂自私自利念头,舍弃了我执,展现出自心的慈悲。了凡先生很强调的两点就是积善要出于至诚Z心出于利他Z心,否则就是假善、小善。是非、端曲、半满皆源于存心的不同

8、。“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我觉得这十点纲要屮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爱敬存心”,心中不存爱敬,其他的行为则非出于真诚,自然将是一文不值的。“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我们都应该心存爱敬,了凡先生说“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才能通圣人之志”。的确,圣人、先贤可能已经不在世上,不可能通过圣人先贤本身去爱敬,但是我们应该代圣人立言,践行圣人Z志,來帮助、爱敬丿j物,通过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