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

ID:43026733

大小:31.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5

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_第1页
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_第2页
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_第3页
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_第4页
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媒生物防制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村委会、镇属各企事业单位:  为了使我镇创卫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县创卫办《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各级政府关于疾病与防控工作方针,遵循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实行政府组织、全民参与,深入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我镇创卫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任务  1、抓好科普知识宣传  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举办专栏、组织人员上街、

2、深入组户村庄宣传“四害”的危害性等方法,在辖区内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镇村居民参与“四害”预防控制的主动性。  2、完善机构  各村、各单位要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健全防制机构和防制网络,并上报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镇爱卫办、镇创卫办。3、实行单位责任制企事业单位和村委会要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扩散,避免和减少病媒生物危害的发生。4、做好病媒生物消杀工作医院、汽车站、交通工具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和食品

3、生产经营单位、建筑工地、农副产品市场、废品收购站、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粮库等易招致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场所,要指定人员负责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并设置病媒生物防范和消杀设施。104.1灭鼠4.1.1灭鼠工作重点范围全镇集贸、农贸市场,粮店、招待所、饭店、单位食堂、食品超市、熟食副食店、医院、车站、居民区以及广场、公共绿地、林带、河流两岸、垃圾站(点)等为灭鼠防鼠重点范围。4.1.2灭鼠标准a、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

4、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率不超过5%。b、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4.1.3防治措施整治环境、强化培训,规范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药物。完善设施是保证灭鼠成效的技术关键。因此,全镇各村和各有关单位应按技术要求组织开展灭鼠活动。a、环境治理:一是断绝鼠粮,及时清除垃圾,贮存好粮食、饲料、食品,食堂、饭店剩菜、剩饭装入垃圾桶密封加盖并及时清运。二是减少栖息地,清除室内外杂物及卫生死角,维护公共场所卫生。b、技术培训:在开展灭鼠活动前要认真组织对灭鼠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工作取得实效。c、规范用

5、药:我镇灭鼠活动所用灭鼠毒饵“溴敌隆”为慢性抗凝血剂。各单位在投放上要按照贯用的慢性抗凝血剂的灭鼠投药方法进行,做到点多、量足。毒饵应投在鼠类栖息和活动的场所及隐蔽处,最好投在毒饵盒中。投药后第2和3天要观察毒饵的盗食情况,按盗食多少,补充多少,吃光加倍的原则,连续观察、补充投药3—7天。投饵具体要求:①室内每15平方米投放1—2堆或设置毒饵盒1—2个,每堆(盒)投置药品20—1030克,居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底楼和地下室,农贸市场和涉及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应注意警示标记。②室外:公共场所及绿化带5—10米投放1堆

6、或设置毒饵盒一个。垃圾收集点、食堂、农贸市场附近等重点部位应成倍增加。4.1.4完善防鼠设施饭店餐馆、单位食堂、商场超市、粮油副食店、农贸市场等重点单位容易成为鼠类孳生场所,应采用粘鼠板、捕鼠笼、鼠夹、电猫等物理方法进行经常性灭鼠,并修建防鼠设施。①门、窗:密闭性良好,缝隙小于6毫米;木质门(门框)外侧下方包30厘米高的铁皮;粮库、食品仓库的门安装60厘米高的防鼠闸板。②下水道、排水沟、通风口等连通室内外的各种管道、要加装40目(孔径小于6毫米)网眼的铁网。下水道排水出口处安装防鼠网或挡板,网丝的直径不小于1毫米。

7、排气扇处安装的防鼠网孔径允许超过13毫米,以免网眼过小易被烟尘堵塞。③所有的管道和电缆通过墙壁的地方都要用水泥抹平缝隙,对不能堵塞的孔洞要用铁丝网防鼠。4.1.5投药时间及注意事项a、全镇春、秋季灭鼠严格依照统一药品,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的方针开展工作。b、除化学药物灭鼠外,各村、各单位可辅以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灭鼠。c、在灭鼠活动中一旦发生误食毒饵造成中毒事故,应立即送医院对症治疗。慢性抗凝血剂“溴敌隆”的特效解毒剂为维生素K1。d、灭后鼠尸处理规范、彻底,杜绝对环境的污染或防止其它疫情发生。4.1.6密度监测鼠

8、、蚊、蝇、蟑螂密度监测工作由县疾控中心根据《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有关监测技术要求开展工作。104.2灭蚊4.2.1灭蚊工作的重点范围蚊子的生活史要经过卵、幼虫、蛹及成蚊等四个周期,前三个周期生活在水中,活动能力弱,易于灭杀,因此水体治理是控制蚊密度的关键环节和治本措施。建筑工地、公园、学校、废品收购站、下水道、地下室、河流等场所是灭蚊工作的重点范围。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