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

ID:43029429

大小:19.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4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_第1页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_第2页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_第3页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_第4页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诗中有画,画中传声;以动显静,空灵优雅———王维《山居秋暝》赏析《山居秋暝》,反映了开元末、天宝初恩师张九龄被逐出朝堂、李林甫窃居相位这一重大政治变故,以及诗人政治上受重挫之后所体现出的高洁志向和理想追求,诗作绘景如画,优雅空灵,表现了一种安逸闲适的隐者情趣,是一首艺术成就很高的五言律诗,值得深加品味。这是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是王维在辋川别墅闲居时的杰出喜悦诗作之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开篇不言“深山”,却说“空山”,“空”字耐人寻味,确有深意。这里的“空”字,首先,应是实指环境的寂静喜悦空旷。山深林幽,似桃源胜境

2、,阵雨方歇,山中的人和花草鸟兽处于一种短暂的静止状态,万籁无声的画面在眼前铺开。这种幽静虽与后面“归浣女的喧闹”、“下渔舟的动荡”等喧闹喜悦场景,看似有悖常理,其实正好相互反衬,更显得意境十分开阔。其次,“空”字也是诗人清幽静穆胸怀的抒发。王维在政治上接连受挫(特别是对受伪职一事,自责不已)之后,一改前期自豪自信、喜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雄健、激昂、豪放的诗风,思想上崇佛好道,讲究“四大皆空”、“清静无为”,心灵上追求空明澄澈,生活上亦官亦隐,寄情山水,陶醉自然。这一点,在王维后期其他诗作中亦能寻求踪迹:“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鹿柴》)。两处“空”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这不同诗篇的两联诗在意境上也能相互辉映。“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写人不见人,是以“响”写静,清幽绝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不着一“人”字,而字里行间却透着抒情主人公的气息。读者可以想见,空山新雨的“新”,给沉寂的深山带来喜悦,使万物为之一新,充满勃勃生机;蜷缩的树叶,枯萎的小草经“新雨”滋润之后,都舒展开来。秋天傍晚的天气,也因一场“新雨”而有所改变,清风徐来,让人从闷热烦躁中解脱出来。这时,一个怡然自得、神清气爽、空灵优雅、志趣高远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凸现在画面上。颔联“明月

4、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承接上文,具写实景。天色既暝,皓月当空,群芳虽谢,却有如盖青松。山雨初霁,自然是朗月清风;溪流涨水,自必是流水淙淙。于是,人们眼前就会呈现出这样一幅图画:一轮明月把清辉泼洒在茂密的松林,林间空地,月影斑驳;树叶上晶莹的水珠与月色辉映,我们仿佛能看到水珠在叶面上滑动,能听到水珠滑落到地面的滴答滴答喜悦响声。“清泉石上流”我们应该怎样欣赏呢?根据石椿年等编的《唐诗三百首今译》中译文是:“清澈的泉水从岩石上流去”。那么,泉水从岩石上流去,又是怎样的状态呢?我认为有必要对山沟溪流和沟渠形态作一番考察,才能准确地体会“泉水从

5、岩石上流去”的意蕴。有山区生活体验的人们都知道大山中的溪流、沟渠形态有如下特点。其一是山中溪流依山就势,山高坡陡落差较大。加上常年累月雨水冲刷使沟渠中难留半点泥沙,沟渠全程山体岩石裸露。偶尔巨大的山体岩石形成一道石坝,挡住溪水的去路,坝内蓄满一池清水。流水“毕竟东流去”,水池蓄满后,水流漫过岩石向下流去。这样,如果山体陡峭,落差极大,就形成了壮观的瀑布,瀑布之下因常年冲击是一汪深潭。其二是山沟溪流季节变化明显。春夏时节,雨量充沛,水流湍急,如果是流经上面所说的石坝,湍急的水流猛击深潭,轰然作响,似万马奔腾,震动整个山谷,声音能传出数里

6、之外;秋冬季节,雨水较少,山溪只有涓涓细流,流水淙淙,叮当有韵,别有一种喜悦神韵。当秋旱无雨时,山溪还会断流,正所谓“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山谷一片沉寂。我们根据溪流、沟渠的形态,把握其季节变化中的喧闹、欢腾、寂静等特性之后,再来欣赏山溪清泉“从岩石上流去”的神韵,意境就会全出。清泉因“新雨后”流量增大,打破山谷原有的沉寂。清泉似一条白练,漫过岩石(巨大的山石,形成不小的落差),向下流淌,必然发出叮当声响,奏出大自然美妙喜悦的乐章,令人神往(如果将“石上流”仅仅理解为清澈的泉水汩汩地在青石上流淌,就兴味索然了)

7、。这样的山光水色构成一幅幽静、空灵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如果说“明月朗照”写的是静态美景,那么“清泉流淌”便赋予了画面的动态美。一“照”一“流”,一喜一悦,静中有动(水珠滑动),以动(滴水声、流淌声)显静,可谓诗中有画,画中传声,相映成趣,诗味极浓。大家知道,王维的山水诗和画的关系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十八世纪的莱辛在《拉奥孔》中也充分论证了诗画关系:“绘画也能摹仿动作,但只能通过物体,用暗示的方式去摹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通过动作,用暗示的方式描绘物体。”王维正是善于用“

8、暗示”的方式才能将月色、水响构成和谐画面,入诗如画于不经意之中,这正是诗人兼画家、音乐家的王维在艺术上所独到的地方。我们在体会诗意时只有深挖其“暗示”的内涵,方可品出诗味。“诗言志”,“言为心声”。曹操苦闷时,有“月明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