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型特点及其作答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型特点及其作答技巧

ID:43029632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4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型特点及其作答技巧_第1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型特点及其作答技巧_第2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型特点及其作答技巧_第3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型特点及其作答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型特点及其作答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型特点及其作答技巧一、国考综合分析考情总体概述综合分析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最近这儿年的一个常考题型,其题目难度较大,近年考察频率也较高。中公教育专家分析,首先,近些年国考集中考察过解释型综合分析。解释型综合分析常见的问法就是谈谈理解、阐释、解释、指出意思等,国考中出题的概率最大,难度也最高。其中2017年的副省和地市两套试卷中的题目就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其次国考中也出现过考察评价型综合分析。评价型综合分析常见的问法就是谈谈看法、评价或评论,这种类型的题H国考也涉及过,但概率

2、相对较低,2015年新技术是否能够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请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12反驳网友A的观点均是此类题目。同时,这两个题目要求中突出论证要有理有据,需要引起注意。最后,在2015年之前,还有-种考察频率相对较大的一类综合分析,其属于启示性综合分析,这类题冃主要是谈启示。二、考察特点分析1、思想性强国考中的综合分析题目越来越强调对材料的深层次把握,注重体现对一些核心观念或思想的深入理解,不仅仅要注重本身的要点,还需要体会要点与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清楚主要信息,有效达到要求。比如2017年真题:“我

3、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再比如2016年:“教育在技术层走的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等。2、有逻辑性近年来的综合分析的要求相比之前,在要点的全面、准确基础之上,还特别突岀了要点的逻辑。比如2017年副省和地市都有逻辑性,逻辑性强的这样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路梳理和答案呈现中都要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加工和整合,比如解释分析,评价分析,我们就需要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的逻辑思路进行加工。3、注重论证综合分析题冃对

4、应的材料更抽象且具有深刻含义,更需要深入思考理解。其大纲中明确要求我们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推断或评价,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材料,在把握字面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理解,最终思考得出自己的正确认知,重点是能论证清楚,说理举例到位。这就需要大家认真总结题目,研究题目和材料特点。三、具体应对技巧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技巧:一、认真审题,明确解题的核心对象。首先,综合分析的要点依旧依据材料,答案客观来自于给定资料,这就要我们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把握核心要点并且用做好表述岀来。因此要准确把握住要点信息,然后回归到材料

5、中进行归纳概括即可。比如说请你谈谈对于“新技术是否能够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这一问题的看法,那么我们首先明确问题是新技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接下来回归去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找相关能或者不能,确定观点以及理由。二、明确思路,理清作答具体框架。对于综合分析题来讲,要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的框架答题,也可以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但所有的要点要严格依据材料,寻找材料中的权威和客观表述,而且要注意论证,突出论证核心,有效重点论证,根据要求把握住重要信息,有理有据,论据充实的时候就要考虑用事实和案例,有逻辑

6、性的时候就要考虑行文脉络。三、规范呈现,体现关键要点词汇。综合分析的作答大多需要考虑整体要点逻辑,有时用一个自然段呈现,具体要点也要注意体现条理。但最为关键的在于踩准核心关键词,同时,做好关键词的语言组织,既要清晰,又要突出,在符合字数要求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分数,书写时注意工整。以2017年副省第三题,“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了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提岀观点,简要解

7、释核心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以水之意体会儒之柔,其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华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喻道。分析论证,深入阐释主要内容:儒,“柔”也,切中要义,具有弱德之美,多维度的彰显文化性格,具有等待之义,有极好的耐心、忍耐,并且有固有的柔顺性;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我们常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者,万物之本原;水是不定的,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水之喻道语意双关,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向,其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水凸显品性。总结落实,做岀有效结论对策:因此,水之柔与儒之柔有渊源关

8、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指引我们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自然而然,但不是软弱无力,废弃作为,而是要以柔克刚。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屮公教育官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