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病因及临床治疗

脂溢性皮炎病因及临床治疗

ID:43038970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脂溢性皮炎病因及临床治疗_第1页
脂溢性皮炎病因及临床治疗_第2页
脂溢性皮炎病因及临床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脂溢性皮炎病因及临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脂溢性皮炎病因及临床治疗【摘要】目的对采用蛇胆苦柏爽肤洗液对脂溢性皮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对发病原因进行探讨。方法抽取存在脂溢性皮炎病变的临床患者病例90例,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对这两组患者采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和蛇胆苦柏爽肤洗液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蛇胆苦柏爽肤洗液对患有脂溢性皮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关键词脂溢性皮炎的原因,临床治疗,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对采用萘替芬酮

2、康唑乳膏与蛇胆苦柏爽肤洗液对存在脂溢性皮炎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所获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让临床对脂溢性皮炎的患者的发病原因予以更加透彻的了解,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具有良好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在整个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存在脂溢性皮炎病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和蛇胆苦柏爽肤洗液进行治疗。并且对这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下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6月~2011年6月这

3、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存在脂溢性皮炎病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共计90例。将这90例患者分成A、B两组后,每组45例。在A组中的45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21例和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6—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8+11.21)岁;患者的病程区间为3个月~6年之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2.3+0.32)年;在B组中的45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20例和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9~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11.24)岁:患者的病程区间为2个月~5年之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2.1+0.28)年。以上统计的患者

4、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将所抽取的90例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分别定义为A组和B两组。每组包含有研究对象45例。A组患者采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早晚各一次,坚持使用四个星期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蛇胆苦柏爽肤洗液进行治疗,一天涂抹5-6次,避免清水。对患者的病因,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1.3疗效评价标准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x100%。治愈:积分下降指数在95%以上;显效:积分下降指数在3

5、O%~94%之间:无效:TR分下降指数不足30%。2结果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得知.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言,B组患者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3讨论脂溢性皮炎是临床皮肤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是慢性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的一种类型。该病患者症状较轻者常表现为糠疹样或银屑病样,病情程度较重者可继续发展成为红皮症目前临床研究已经充分证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是导致患者出现脂溢性皮炎症状的一个主要病因。该菌是一种嗜脂

6、性酵母菌,在脂溢性皮炎患者发病时,此菌的繁殖速度和数量会明显增大其菌体脂酶能够分解产生大量的皮脂,进而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对皮肤产生刺激,最终导致皮肤发生炎症反应。总而言之.采用蛇胆苦柏爽肤洗液对患有脂溢性皮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抑菌止痒之功效同,能够有效的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等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