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症状与养生膳食

高血压症状与养生膳食

ID:43040229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高血压症状与养生膳食_第1页
高血压症状与养生膳食_第2页
高血压症状与养生膳食_第3页
高血压症状与养生膳食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症状与养生膳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症状与养生膳食薛红飞,国家公共营养技师、国家烹饪技师、中国烹饪名师、首都烹饪艺术家、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中国烹饪协会会员。个人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烹饪技能竞赛、营养膳食大赛中获金、银、铜奖。现任北京云麓轩餐饮有限公司行政总厨、饮食营养顾问。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值的一种临床表现。其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Kpa(90mmHg)者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公认为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合理调整膳食,不论在高血压病的预防或治疗中均为重要措

2、施。1.高血压症状的膳食设计原则(1)控制能量、降低体重。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肥胖与血压有关,减体重均能降低血压,而增体重均会升高血压,因此体重超标准者必须严格节制饮食。每日能量供应比理想体重者减少20%—30%,建议每千克理想体重供给104.6~125.5kj(25~30kcal)。尽量少用或不用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或油酥类点心及含脂肪量高的食品,多采用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蔬菜、水果,增加饱腹感。(2)限制总脂肪量。脂肪量占总能量的25%或更低些,其中动物脂肪应占总脂肪量的1/3以下。采用少油的烹调方法合理调整

3、菜品口味,每人每日摄入胆固醇的量应限在300mg以下,避免用牛油、羊油、猪油和肥肉,不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鱼子、动物内脏、动物脑等。(3)蛋白质。蛋白质在预防高血压症状方面有一定作用,在膳食组成中蛋白质应占总能量的15%或更高,可多选用鱼类和大豆蛋白。(4)限制食盐摄入量。我国人民的膳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g,口味偏咸远远超过身体的需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平均食盐限量为5g,每日膳食中应尽量避免食用咸菜、咸肉及含盐高的其他食物。(5)蔬菜水果。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很好来源。深色叶菜含有大

4、量维生素A、B、C、钙、镁,而根茎类蔬菜如土豆、慈姑、菜花、白薯等则含钾量丰富,因此在每日的饮食中叶菜类和根茎菜要适当搭配。水果是维生素C和钾的很好来源,柑橘类、鲜枣、香蕉等含量丰富。此外蔬菜水果供能量低、粗纤维多,具有饱腹感,尤其是番茄、黄瓜可生吃,可作为降体重之膳食。(6)海产食品。海产食品含碘量高,能降血压、破坏钙盐在血管壁中的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藻类对通便和饱腹感有很好的作用,他们几乎不含脂肪,和蔬菜有同样的利用价值,但要注意藻类钠含量高,宜慎用。(7)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一日

5、四餐最好,晚餐要清淡易消化。2.高血压症状的食物选择第一类:适量选择的食物。(1)奶类脱脂奶。(2)蔬菜类各种新鲜蔬菜,如芹菜、番茄、菠菜、茄子、豌豆等。(3)水果类各种新鲜水果及果汁,如苹果、山楂、西瓜、香蕉、桃子等。(4)油脂类植物油,如色拉油、橄榄油、玉米油、红花油、大豆油等。(5)调味品糖(不宜多吃)、醋、葱、淀粉、五香粉、杏仁露等。第二类:必须限制食用量的食物。(1)肉类新鲜的鱼、肉、蛋、禽类。(2)蔬菜类含纳量高的蔬菜。(3)奶类全脂奶。(4)调味品食盐、酱油、味精等。第三类:应当避免食用的食物

6、。(1)奶类奶酪。(2)肉类加盐腌制(腊肉、香肠、火腿、肉松、咸鱼、酱鸡、皮蛋卤味制品等)的加工食品、鱼肉罐头、多脂肪的肉类、油炸类、快餐食品(炸鸡、汉堡、牛肉饼等)。(3)蔬菜类腌制品(榨菜、酱菜、雪里蕻、泡菜等)、蔬菜罐头(玉米罐头、草菇罐头等)、罐头蔬菜汁等。(4)水果类干果类(蜜饯、脱水水果等)、罐头番茄汁、果汁粉等含盐及安息香酸的食品。(5)油脂类猪油、奶油等。(6)调味品蒜、盐、花椒、鸡精、豆瓣酱、豆豉、番茄酱、味精、芥末等含盐及辛辣刺激调味品。(7)饮料乙醇饮料、浓咖啡、浓茶。总之,高血压人群

7、的膳食应以低盐、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有丰富维生素,不饮酒为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