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

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

ID:43045617

大小:60.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6

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_第1页
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_第2页
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_第3页
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_第4页
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外脚手架搭设方法很多,其中最常使用的是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周期长,材料周转率低,资金占用较大。分段分层用斜撑自拉与结构附着的悬挑脚手架的使用是近几年开始的,北京分公司在所承建的工程中,广泛应用这种脚手架搭设方法,使用效果很好,即保证脚手架工程的安全使用,又保证了工程顺利进展,大大减少脚手架费用的投入。1.特点1.1悬挑脚手架搭设方便、快捷,增加了材料周转率。1.2降低成本,减少资金的投入。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层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3.材料φ48无缝钢管、脚手板、安全网、扣件、φ

2、16、φ22、13φ25钢筋。1.工艺原理悬挑脚手架是将脚手架立杆的轴向力,通过自拉系统和悬挑斜撑系统,将立杆的轴向力均匀分布到拉杆及斜撑上,并通过拉、撑将竖向荷载传递到楼板上。脚手架稳定由架子与结构每层柱子扣紧、锁定来保证。脚手架搭设构造如图所示:悬挑脚手架是按满足施工作业条件及受力的要求设计的,其搭设构造特征如下:脚手架搭设宽度为1米,立杆间距1.5,悬挑杆间距同立杆,大横杆步距为1.8米,小横杆间距1.5米,搭设高度以五个结构层为一段,水平方向沿建筑物周圈封闭布置,为搭拆方便一般视作业条件以立面为单位进行搭设。悬挑脚手架斜拉和斜撑每段承

3、受五个层脚手架荷载,每段均在最底二个层作为附着斜撑自拉体系层,上部三个层按双排脚手架常规搭设方法搭设,与每层结构柱子锁定。悬挑脚手架力的传递方式: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斜撑楼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斜拉筋楼板受力计算:一、荷载计算:13a、施工层荷载:W1=(施工荷载+脚手架自重)K1%K2K1动力系数,K2超载系数,b、非施工层荷载:W2W总=W1+W2则一步架内立杆荷载为:W=W总*L*LbL为立杆间距,Lb为架子宽度.计算简图见后图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P575公式:考虑架子偏心影响,取P2:P1=1:1.25由公式:(sinα

4、1,cosα1,tgα3,sinα2,sinα3,cosα3,tgα1,见图计算)N1=P1Sinα1+cosα1.tgα3N2=P2Sinα2T=P1Sinα3+cosα3.tgα1复核:1)φ16拉筋的拉力>T则拉筋符合要求2)φ48钢管撑杆а、强度验算:因为∵N1

5、1∴N1/Q1A

6、向上翻倒--七层楼板上设置斜拉连接件--新一段脚手架常规搭设5.2操作要点5.2.1在一层楼面浇注混凝土时,由专人按外脚手架的立杆间距,预埋二根ψ22的钢筋,锚入混凝土楼板中,锚固长度不少于15CM,外露长度不少于10CM,其筋与楼面夹角不少于30°,此二根φ22钢筋用于脚手架斜撑杆固定(见图一③节点)。斜撑钢管套进预埋钢筋上,斜撑钢管顶端与脚手架的立杆用扣件扣紧(见图一)。5.2.2在二层楼板上预埋钢筋环,钢筋环由φ22钢筋弯成,内径>φ52,锚入楼板中,锚固长度不少于15CM,此环用于固定悬挑水平杆(见图一②节点)。5.2.3在三层楼面浇

7、筑混凝土时,预埋φ25钢筋,锚入混凝土楼板,锚固长度不少于15CM,外露长度不少于15CM(见图一①节点)。待该层梁、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用φ16钢筋在此筋顶端焊成封闭的圈,套进预埋钢筋,在拉筋的末端焊成封闭圈,套进下层悬挑水平杆(见图一④13节点),同时把水平杆顺立杆下落至此钢筋拉杆处于完全受力状态为止,再用扣件扣紧水平杆及立杆。在同一水平面上和上下垂直面其拉杆必须保持拉力一致,确保所有拉杆均衡受力。5.2.4剪刀撑:脚手架外侧设置交叉式剪刀撑,剪刀撑与立杆夹角应在45°--60°之间,且每6跨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各搭设段底边延伸

8、至各段顶部。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柱上,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0MM。剪刀撑斜杆的接头可以采用对拉扣件连接或采用搭接,当采用搭接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