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

【精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

ID:43045880

大小:124.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6

【精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_第1页
【精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_第2页
【精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_第3页
【精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_第4页
【精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对外贸易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外贸体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外贸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外贸体制的改革也陆续展开,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在层次上渐次推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一、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

2、8-1987)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1988-1990)三、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时期(1991-1993)四、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五、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时期(2002至今)第一阶段: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处在探索时期。其主要措施为精简政府管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这一阶段的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外贸行政管理过于集中在中央政府,经营统得过死,产销脱节,各级地方政府、工业部门和生产企业缺乏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贸财务上的统收统支,外汇分配制度不合

3、理等方面问题。改革的tl标首先通过下放外贸经营权,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工业部门、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使对外贸易取得较大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对外贸易超前增长的要求。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外贸经营权下放地方、工业部门和部分生产企业。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均开辟了外贸口岸,按批准的权限经营进出口业务,承担国家的进出口计划任务。相继批准成立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电子、船舶、石油化工、农业机械等I•儿个工业部门所属的专业进出口工贸总公司,直接对外出口木部门企业生产的产品,进口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授予一批主产设备、技术条件较

4、好,并有主产出口产品经验和一定自营能力的大中型牛产企业以外贸自营权。1.针对长期以來实行外贸收购制形成的工贸分家、产销脱节以及生产企业缺乏搞外贸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推行工贸结合的试点改革,以消除生产企业与世界市场之间的“隔层”,捉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适销性和国际竞争力。2.改革外贸计划体制,逐步减少和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增加和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到80年代中期,指令性计划业已缩减到仅限于两个方血:一•是进口和出口总额;二是对关系国计民牛的少数大宗进出口商品,仍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3.调整外贸财务体制。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阶制,在改革的第一阶段中并未对中央财政统负外贸盈亏

5、的财务制进行大的改革,仅做了一些局部性的调整:即原有外贸专业公司及其分公司的盈亏rh中央财政统负的格局维持不变;工业部门所属的外贸公司和丄贸公司财务直接同中央财政挂钩;地方外贸公司的进出口盈亏rh地方财政自负。这一时期,rh于指令性计划的存在,企业为了完成进出口任务,不得不不计成本扩大出口:进口计划则使企业只能以大大低于国际市场进货成本价格将商品调拨给国内用户。所以,国家为减轻企业损失,对企业进行了相应补贴(如下衣1)。表1中国对粮食、棉花、砂糖、化肥、农药的进出口补贴金额(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进口补贴额年份进口补贴额197814.3519835&68797922

6、.90198441.00798043.10198517.5979818&26198613.34798256.79198717.67来源:《屮国统计年鉴》然而,国家补贴却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延缓了外贸企业自主经营,口负盈亏机制的建立。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家因这种补贴造成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对财政收支平衡形成了威胁,而且国家捉供外贸补贴也不符合国家贸易规范,因此取消对外贸易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国家财政补贴也势在必行。EI第二阶段: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1988-1990)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处于深化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对外贸易承

7、包责任制,并逐步加以完善。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的执行主体由外经贸部下属的外贸企业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各外贸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额度和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企业白负盈亏的机制。这一-吋期的改革使中国的出口金业逐步成氏为口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财务体制。外贸吃“大锅饭”的体制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外贸事业的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国务院决定从1988年起全血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和推行代理制的外贸体制。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汇率、税收等为主耍杠杠的经济调节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