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 《心声》教学设计

12课 《心声》教学设计

ID:43057360

大小:23.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12课 《心声》教学设计_第1页
12课 《心声》教学设计_第2页
12课 《心声》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12课 《心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学设计时间:2014年10月8日(星期三)班级:九(3)班地点:楼下中学多媒体教室执教者:罗丹教材分析:  《心声》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理解主题,分析人物,品味语言。《心声》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达对美好生活执着的追求。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是一篇幅自读课文,文

2、字浅显,通俗易懂,脉络清晰,情节感人。文章无论从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内容的现实性都极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是一群刚脱去稚气、临近成熟的个体,对人生、社会仅有一点懵懂的认识。由于各种原因,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在成长的路上,他们渴望得到知识,极需正确的引导、亲切的关爱。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2、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从而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法律法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和对学生实施休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教学重点: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教学难点: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从而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法律法规。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利用引导学生多媒体多角度解读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4、:一、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先请大家欣赏一段歌曲《爸爸妈妈听我说》,歌中唱道“你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忙得不得了,我的烦恼又有谁能知道,学得太多学得太杂消化不了……”道出了多少孩子心中的感慨,诉说了多少孩子的心声。谁都有心里话想说出来的时候,一个孩子迫切地想把自已的心里话说出来,可他的老师却总不肯给他机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黄蓓佳阿姨笔下的小学生李京京的“心声”吧!二、走进作者(多媒体展示)黄蓓佳,当代女作家,生于1955年,江苏如皋人,1973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

5、系,1982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1985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写小说,也写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三、整体感知课文1、了解生字词,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多媒体展示)发窘()抽噎()纸捻()毛毛剌剌()恍惚()噗()棱角分明()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复述故事主要情节。(1)、本篇小说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明确:事情发展或时间顺序来写的。标志性的词语:已经打过放学铃了(公开课前....)——回家路上...

6、.——第二天放学后(次日放学....)——到了上公课的那天(公开课上....) 板书: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2)、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地点)呢? 明确:板书:教室——树林里——教室——教室。  (3)本篇小说,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明确:明确:李京京(主人公)、程老师、赵小桢。(4)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明确: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老师却以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为由不同意他朗读。(5)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明确:①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

7、他读。②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③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④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6)请你根据这四个场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明确:情节结构公开课前→想读课文被拒绝→开端回家路上→练读课文忆亲友→发展次日放学→指出错误被嘲笑→发展公开课上→终读课文并深情朗诵感师生→高潮和结局四、探究性阅读。讨论: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究竟要表达什么深刻含义呢?李京京的心声是: 表

8、层: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深层:①希望老师公平平等地对待。②希望有一个幸福安宁的家(父母和谐,家庭温暖 );③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肯定、尊重和理解;④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个体,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