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杜甫诗三首《望岳》

25、杜甫诗三首《望岳》

ID:43057957

大小:1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5

25、杜甫诗三首《望岳》_第1页
25、杜甫诗三首《望岳》_第2页
25、杜甫诗三首《望岳》_第3页
25、杜甫诗三首《望岳》_第4页
25、杜甫诗三首《望岳》_第5页
资源描述:

《25、杜甫诗三首《望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甫诗三首——《望岳》亳州市九中聂福珣一、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B、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C、情感与价值观: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二、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

2、之美。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诗歌的意境。三、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大家知道他形容的是谁吗?回答:李白。那么大家认为另一半的盛唐,是谁呀?(畅所欲言)杜甫无疑是盛唐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李白轻松地动了动笔就留下了不朽的诗作,但一直工于练字、呕心沥血创作着的杜甫却也达到了另外一个高峰。我们可能永远成不了李白,他太富才气,简直就是拥有上帝礼物的人。可是我们却可以成为杜甫,他博采众长,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我

3、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有哪些诗句,也许早已听过,但你不知道那就是杜甫所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诗三首》,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盛唐时期的诗歌魅力。1、作者简介:课前大家都做了预习,我想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杜甫。回答: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

4、杜安史之乱后,携家逃难,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后来做了工部外郎,故又称“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又迁走了,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杜甫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早期的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中后期作品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2、了解完了杜甫之后,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一首诗《望岳》。(同学齐读)节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

5、顶,一览/众山小。3、本诗背景介绍: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1、体裁介绍: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2、大家如果要写泰山的话,有几种方式呀?提示:是不是可以亲身去经历去攀登,写过程中的感受。也可以直接忽略掉过程的艰辛,直接看泰山,带给你的感受呀!那么这首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作者从哪个角度来写泰山的呢

6、?回答:从标题《望岳》,可以看得出来,这首诗是着眼于一个“望”字。杜甫并没有登上泰山,只是句句都望,但是望的角度又不同,有远有近,有实有虚。3、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第一句,大家要注意了,因为这首诗不是律诗,所以不可以使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种说法。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大家结合课文注解,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泰山到底怎么样呀?泰山的景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子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不得。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大家觉得有什么差别呀?回答:加“夫”则

7、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齐鲁青未了:泰山的景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作者并没有单纯地写泰山好高呀,而是经过一番揣摩而写出这匠心独运的句子。写山高是众人都有的体验,那么怎么写出别出心裁的,自己独特的体验呢?这一句写出了地理特点,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是其他高山所不能挪用的,独属于泰山的,以距离之远一烘托出泰山之高。提问:那么我们刚刚说,全文都是通过望泰山这一角度,那么第一句是怎么望的啊?回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