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最新 正定六中 卢少华

24.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最新 正定六中 卢少华

ID:43057984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5

24.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最新 正定六中 卢少华_第1页
24.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最新 正定六中 卢少华_第2页
24.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最新 正定六中 卢少华_第3页
24.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最新 正定六中 卢少华_第4页
24.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最新 正定六中 卢少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24.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最新 正定六中 卢少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正定县第六中学卢少华524.大道之行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感知文意;联系生活,理解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从古到今先贤圣哲关于理想社会“大同”的探索与追求,鼓励学生为这一理想努力奋斗。学习重点:合作探究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及特点。学习难点:从古到今人们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的探索与实践。学习时间:一课时(30分钟)预习内容: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自学翻译,提前背诵。学情分析:因为通过对本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桃花源记》的学习,学生对古代的理想社会有了一定认识,本课可以在

2、前面课文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再一次理解古人对理想社会的期盼,积累文言文中的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教学设计思想:首先通过视频激趣,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然后夯实基础,合作学习,提升学生能力;通过自读、齐读、教师范读,提高诵读水平;通过合作学习,掌握字词,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通过引导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大同社会的纲领与基本特征;通过知识迁移加深理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为将来建设美好祖国而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媒体设计思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方

3、法与手段融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师生搜集视频、搜集有关文字资料过程、帅选整合信息过程,通过制作课件、运用白板技术等,努力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情境导入→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结合课下注释,先自读,读准字音;然后自学,读懂文意;接着小组内交流,相互解疑答惑,疏通文意。)→合作探究,大同理想→联系生活,理解提升→诵读,背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燕儿翩翩飞之礼运大同篇》,同学们,画面中都有哪些人?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氛围?人们关系如何?(学生谈感受,关键词:平等、

4、和谐、幸福一家人;和睦、友善、相亲的太平盛世,等),歌词中哪个词可5将这种幸福图景高度概括?(大同)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先哲圣贤为这一理想社会命名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礼记》,沿着古人用文字铺就的小径,去探访“大同”社会的美好。二、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诵读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感知文意;联系生活,理解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从古到今先贤圣哲关于理想社会“大同”的探索与追求,鼓励学生为这一理想努力奋斗。三、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方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先自读,读准字音;然后自学,读懂文意;接着小组内

5、交流,相互解疑答惑,疏通文意。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暴露问题纠正,若没有问题强调:为、与、长、矜、分、恶、兴的读音。助学资料一:学法推荐2.齐读(配乐,能背诵的背诵)助学资料二:朗读指导学生注意(音准,停顿,语速,重音,节奏,情感,韵味)3.教师朗读(配乐)4.默读,小组内交流,相互解疑答惑,把握重点词句。任务: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5.展示成果:第一句全句翻译,强调“大道”;第二句强调“亲其亲”、“子其子”、分、归的解释,然后全句翻译;第三句读注释,两句连起来;第四句全句翻译,强调“大同”。学生评价,教师点拨。四、合作探究,大同理想通过刚才的学习

6、,大家已经知道“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也就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探究两个问题:1.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谈自己的理解。交流点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政权(包括社会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这是政治建设;“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这是社会管理者的选拔;“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究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使社会保持和

7、平安定。2.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结合有关句子谈认识。5交流点拨:(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子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的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

8、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