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展望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展望

ID:43058894

大小:418.63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25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展望_第1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展望_第2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展望_第3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展望_第4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进出口贸易顺羌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展望摘中国经济形成的以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为主导,并附之以初次产品进口的国际贸易分工模式所带来的大量贸易顺差,是对外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资源禀赋和对外投资、贸易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顺差变化幅度的轨迹(2001年至2007年6月的贸易顺差是1981年至今累计贸易顺差的78.4%;而2005年至2007年6月的贸易顺差是2001年以来的约80%)则表明中国正在实现通过外向型政策创造比较优势向依靠国内大市场培育的规模经济和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条件形成的自发的比较优势这一转变过程。国内大市场培植的规模经济进一步巩固并强化了低成本劳动

2、力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与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口和国内研发并举的技术进步路径一起,共同促进并逐步形成了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越来越强的专业化分工格局,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内贸易逐步上升,高新技术出口比重上升,对发达地区和国家市场的渗透力上升。同时,一般贸易的比重逐年上升表明了国内制造业将逐步形成国内的产业分工链,比较优势的作用会进一步凸显。从贸易顺差的未来趋势来看,由于中国经济的出口增长速度和FDI的引进速度并不快,对外开放度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加上岀口企业的经营状况一直良好,而且岀口贸易主要是外部需求导致的。因此,贸易顺差的扩大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对外贸易

3、的基本态势。就调整贸易顺差的短期措施而言,进口政策不取决于中国的进口意愿,而外部需求取决于欧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外部需求短期内不出现大波动的条件下,出口需求不会大幅度下降。从屮期因素来看,研究表明汇率小幅升值对于改善贸易顺差的作用有限。从长期因素来说,由于中国存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并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大量的不同水平层次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在上述背景下,不存在任何低成本的快速降低贸易顺差的短期措施。关词贸易顺差贸易范式以出养进内外贸一体化中国在市场化改革和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外贸顺差。198

4、1-2007年6月期间,中国的贸易顺差累计达到6404亿美元,而且全部顺差来自工业制成品的对外贸易。如何看待这一贸易结果和顺差趋势?木报告认为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政策是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大量顺差的基本原因,并且贸易顺差的扩大将会在未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当然,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通过投资和贸易政策,如优惠的外资进入条件、岀口退税以及出口企业的税收优惠等外向型政策,人为创造了出口企业的比较优势,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但当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在多边贸易框架下参与国际贸易、履行相对的市场准入、开放义务和遵循通行的国际贸易条件,并且随着国民待遇等措施的实施,

5、中国的贸易顺差却快速扩大。2001年至2007年6月,贸易顺差为5023亿美元,是1981年至今累计贸易顺差的78.4%;而2005年至2007年6月的贸易顺差接近4000亿美元。尽管最新的研究仍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贬值对出口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作用(A.Garcia・HeireroandT.Koivu,2007),但我们认为近儿年贸易顺差快速扩大的根木原因在于:屮国正在实现通过外向型政策创造比较优势向依靠大市场培育的规模经济和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条件形成的自发的比较优势这一转变过程。国内大市场培植的规模经济进一步巩固并强化了比较优势,形成了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越来越强

6、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造就了当前中国经济在世界贸易分工格局中独特的角色——既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内贸易的重要伙伴,又是垂直分工中的重耍环节——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成为连接亚洲和其他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桥梁,而JL随着中国经济自身分工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经济将加快形成自身相对完善的分工链,那些处于初级分工链环节的国家或地区将面临与中国出口企业的激烈竞争。在这一判断下,不存在低成本的解决中国贸易顺差带来的外部不平衡问题的短期措施。未來相当长时间内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是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自发决定的。任何低成本的短期措施,如适当加快进口、汇率小幅升值得等只能够暂

7、缓外部压力,难以阻止屮国贸易顺差扩大的基木态势。未来屮国贸易顺差的缩小只能够在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通过工资制度、社会保障等提高劳动力成本和收入的措施,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来实现,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本报告分五个部分来论证上述判断。第二部分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范式的变化;第三部分对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展开分析;第四部分对中国未来一段时间贸易顺差的持续进行讨论;最后是简耍结论。二、中国进出口贸易范式的变化自1982年以来,尽管年度贸易量存在波动性,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态势。1982年至20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98020亿美元,进出口年

8、均同比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