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史思考题

中文史思考题

ID:43060766

大小:8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4

中文史思考题_第1页
中文史思考题_第2页
中文史思考题_第3页
中文史思考题_第4页
中文史思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文史思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成就与贡献A改变了文学主题B拓宽了文学题材C丰富了文学技法D发展了文学体裁E成熟了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文学的自觉意识、在各方面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尽管这个时代的文学也冇很多缺陷,许多新的东西还没冇发展成熟,但是,它为后代的文学确立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开辟了各种新的道路,提供了多样的发展可能性2简述“太康师风”的基本特点3如何理解“左思风力”4分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内容:A前期:寓含强烈的H信心和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基调颇为髙昂B中期:农现功业未成、理

2、想受挫情况卜-的孑盾心情C后期:绝望丁•仕途功名,基调悲慨苍凉;审视社会现实更透彻,态度更达观。《咏史诗》是左思不同生活时期处境和心态的记录,山早期到中期到后期,其心态情绪也山积极高昂踊跃进取渐变为感慨悲愤再变而为消极放达,情绪转换脉络分明;而慷慨任气,流贯始终,为其总的情绪特色。在平庸风气弥漫的汕晋诗坛上,《咏史诗》以强烈的情绪特色,独标风格,冇如在一片嘈杂沉闷的背景声响中,突然奏起一声瞭亮号角,令人耳目一新。此为《咏史诗》的主耍价值所在。特点: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Z致。地位:创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

3、为后世诗人效法。《咏史诗》在诗体上亦有所创新。此前,咏史诗概以咏写历史人物爭件为主,可以有所寄托,但描写的主体是不容改易的,自班固、王粲、曹植直到傅玄、陆机等,无不如此。至左思则情况有所改变,他将咏史与咏自我借绪体验熔为一炉,亦即将咏史变成了咏怀,具有了诗体革新的意义。5赏析饮酒6建安风骨所谓风骨,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二者是紧帑结合在一起的。而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屮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衣现上的上述待色。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而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Z美,而强调

4、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力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的旗帜。7曹操艺术特点a反映时代的乱离和人民的疾苦b表现政治主张与理想,抒写雄心壮志c幻想游仙d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强烈的抒情性相结合e具冇慷慨悲凉、古朴刚劲、沉郁雄浑的艺术风格f诗歌的形式都是乐府,多是借乐府古题写时事(新变)。其诗有四言、五言、杂言。8曹植艺术成就a广泛吸纳、融汇前代诗歌艺术,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b加强了多方面写作艺术技巧的琢磨。善用比兴、象征、寄托的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形象更加丰富,感情的抒发更加深婉。讲究词采的华美

5、和对偶的工幣,努力锤炼字句,以増强诗歌的形式美和语言的衣现力,并锻炼出不少的警句。注意声韵的和谐,富于韵律美。注意结构布局和层次的按排,尤其注巫开头、结尾的布置c他的写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9左思10陶渊明思想内容:A田园诗.a描写

6、'

7、然恬弊的田园风光和

8、'

9、然纯朴的田园生活,反映了诗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惜趣和悠然口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H恶的一种否定b抒写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c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

10、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Z外的现实世界。B咏怀诗和咏史诗.主要内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1表现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孑盾2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3反映不与黑喑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4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C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D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悄E哲理诗:《形彩神》等艺术成就:A恬淡自然、醉厚隽永的艺术风格B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C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II为什么山水诗在宋初出现A魏晋以来归隐之

11、风盛行,社会动荡,门阀世族寧有特权而无实事,生活基础B东晋、玄言诗,对自然景物欣赏中领悟道义,山水成描写对象,促进山水诗发展C南方山水秀丽,启发了文人对自然的欣赏,评山水成为新风尚12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A善于细微描摹山水景物,达到淸新自然的画境是谢诗的授突出的特点B注巫锻炼字句,却“有佳句无佳篇”C构思与结构比较单一,模式化构思D语言的艺术技巧,善于锤炼字句,重辞采13鲍照诗的主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思想内容:A抨击门阀制度的黑暗,抒发怀才不遇Z情B边塞题材Z作,边塞艰苦及将士卫国的决心C游于思妇和弃妇的

12、诗D反映尺生疾苦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艺术成就:A乐府诗创作得益丁•汉乐府诗的艺术经验B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师风一—俊逸雄迈,奇特伶俐C发展了七言诗14新体诗新体诗是与古诗相对而言的,是古诗向律诗过渡的重要一•环。因为这种诗体最初形成于南初齐永明年间,所以乂称“永明体”。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新体诗产生的关键是声律理论的产生和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周顒、沈约对声律理论的建立都做出了贡献。创作新体诗的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