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鸟》教学设计

《专题鸟》教学设计

ID:43060828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4

《专题鸟》教学设计_第1页
《专题鸟》教学设计_第2页
《专题鸟》教学设计_第3页
《专题鸟》教学设计_第4页
《专题鸟》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鸟》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目语文班级八年级执课教师执课时间课题专题鸟课时安排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课型新授课□实(试)验课□复习课□实践课□其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鸟”“咏鸟”环节,使学生在观察中亲近鸟,获得美的启示。2、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鸟文化”的内涵。能力目标:通过“观鸟”“咏鸟”环节,使学生在观察中亲近鸟,获得美的启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观鸟”“咏鸟”环节,使学生在观察中亲近鸟,获得美的启示。教学难点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鸟文化”的内

2、涵。教学方法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鸟文化”的内涵。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1.自读《专题 鸟》相关的诗文。2.收集并整理有关“鸟”的成语、俗语、谚语、诗歌、歌曲等。 教师精心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我们城市里的鸟类,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明显比前几年增加了。在安静整洁的校园里,在春风拂面的湖泊上空,甚至在喧闹的街道两旁,我们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的鸟类朋友。这一方面说明我们近年来环保工作做得有效,另一方面也是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结果。人们一改往日捕鸟、打鸟的陋习,开始习惯于驻足欣赏树枝梢头那嬉戏的

3、小鸟,开始期待秋日的天空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回归的大雁……其实,人类对鸟儿的喜爱由来已久,人与鸟的关系也是十分的密切。传说中的凤凰是我们的祖先崇拜敬畏的偶像(图腾),数千年来人类始终梦想着拥有一对像鸟一样的翅膀以便在蓝天里翱翔,随着飞机的诞生,美梦终于成真。所以,鸟和人之间有着非常非常多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鸟的世界,一起来了解这些传奇的故事,其中蕴涵着的关于鸟的传统文化,等待着我们去学习和继承。新授:一、熟悉的鸟类简介1.杜鹃:我国古代诗文中常写到杜鹃这种鸟,如《琵琶行》“杜鹃啼血”,《窦娥冤》“望帝啼鹃”。有个典故,传说此鸟为蜀望帝杜宇所化,

4、叫声凄厉,如“不如归去”,再加上它口中有血红色的斑点,故有“啼血”之说。杜鹃在诗文中名称甚多:有杜宇、子规、姊归、催归等。2.鹧鸪:古人用来渲染凄苦环境的除了杜鹃还有鹧鸪。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贺新郎》:“绿树听鹈鹕,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鹧鸪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古人谓此鸟志常向南,故又名怀南,人们常借它唤起故国之思。3.黄莺:黄莺又名黄鹂、仓庚,其声婉转悦耳,故又称娇莺、流莺。如杜甫诗:“自在娇莺恰恰啼”;辛弃疾词“更谁劝流莺声任”。4.燕子:小说中有称燕子为金衣公子者。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家燕、金腰燕,在飞行中捕食昆

5、虫,为益鸟。成为历代咏物诗词中最为常见的题材。燕子春社来,秋社去,故又名社燕,巢于檐下梁间,民间视为吉祥物。如周邦彦词“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5.鸿雁:古人还常把鸿雁与“传书”联系起来。如范云诗:“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鸿雁秋霜时南飞,所以又名霜信。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在我国北部繁殖,到南方沿海地区越冬。归雁在古诗文中,历来是思乡思亲之物。 二、比较下面几首古诗词,都写到什么鸟?诗人选择这个意象所表达怎样的心情?1.第一组:《枫桥夜泊》、《十五夜望月》、《天净沙·秋思》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

6、钟声到客船”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乌鸦——伤感、悲愁2.第二组:《江畔独步寻花》、《钱塘湖春行》、《迎燕》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葛天民《迎燕》“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莺、燕——欢快、美好、惜春、时事变迁3.第

7、三组:《秋词》、《池鹤》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描写的是一鹤凌云的诗情画意,写的晴空之鹤潇洒、闲适、清高,引发诗人的豪情。白居易《池鹤》诗中的鹤在群鸡、鹦鹉等禽鸟的映衬下显得清高、风采超凡,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寄托了诗人不甘同流合污品质,尾联更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鹤在中国文学里,是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有平实的白描,也有加以神化,以至用以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4.第四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

8、来”大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得出结论:同一种鸟常常被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