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笔尖上的美味

《端午的鸭蛋》-------笔尖上的美味

ID:43063359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端午的鸭蛋》-------笔尖上的美味_第1页
《端午的鸭蛋》-------笔尖上的美味_第2页
《端午的鸭蛋》-------笔尖上的美味_第3页
《端午的鸭蛋》-------笔尖上的美味_第4页
资源描述:

《《端午的鸭蛋》-------笔尖上的美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笔尖上的美味——“舌尖体”的仿写练习教案设计:罗建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分析阅读,感受舌尖体的写作特点能力目标:在仿写的训练过程中,感受课文与热门“舌尖体”的不同特色。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地域饮食文化特色,感受日常生活所蕴含的无穷乐趣。教学重点在仿写的训练过程中,感受课文与热门“舌尖体”的不同特色。教学难点学生概括“舌尖体”的特点,并进行仿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实物展示,请同学们给大家描述一下咸鸭蛋的味道和口感二、课内文本赏析投影PPT原文片段一: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原文片段二

2、: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原文片段三: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一)、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片段(二)、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端午的鸭蛋》的语言艺术特点。明确答案:1、文言词语和口语相映成趣42、适当的方言,语言“造型”3、有淡淡的幽默三、课外素材赏析(一)播放《舌尖上的中国》咸鸭蛋的制作过程。(二)屏幕上展示《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买回新鲜的鸭蛋,一场化学与时间的持久战,即将开始。1公斤鸭蛋200克盐,盐水

3、冷却,与黄泥搅拌,将蛋没入其中。食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透过蛋壳逐渐深入,鸭蛋在密封的坛子里沉睡,等待被唤醒的时刻。1个月后,盐分渗入,水分渗出。咸鸭蛋的迷人来自蛋黄。盐蛋黄独有一种绵密与颗粒感兼备的沙软口感。家乡的味道,有种特殊的魔力,能让天各一方的家人,穿越时空,聚在一起。(三)小组讨论:1、请同学们概括文段内容。2、请同学们说说本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四)老师指导同学们学会归纳语言特点明确答案:1、概括文段内容:鸭蛋的制作过程;2、语言特点: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鸭蛋以生命力,“沉睡”“唤醒”用词生动,把食材都生命化,动态表现盐蛋的腌制过程。②对鸭蛋的口感进行

4、描写,用词准确、贴切。③和前文相呼应,为食物设置一个温情的背景,结尾评论抒情。④食材板书:拟人、准确、贴切、抒情四、佳句欣赏(一)投影《舌尖上的中国》经典语录1、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2、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3、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

5、固守的乡愁。4、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4(二)小组活动:“舌尖体”有什么特点?(提示思考方向:用词、修辞、表达方式)板书:用词、修辞、表达方式(三)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总结“舌尖体”的语言特点明确答案:1、把食物设置在一个温情的背景下。2、对食材进行介绍。3、描写食物的烹制过程。4、习惯选用精炼的动词并连用,用词现代时尚。5、对口感有精确的描述。6、运用一两个比喻句。(四)投影舌尖体热门词汇食材、馈赠、味道、乡愁、拿捏、浸润、渗入、融合、唤醒、默契、配合……五.实践练习(一)请参照下面两则“舌尖体”文字,选取自己熟悉的一种美食,写一段文字。要求:①

6、要写清食材和烹饪方法;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字数50字左右。示例一:油条:两根由面粉揉成的绵软身躯彼此缠绕,在翻滚的油锅中翩跹起舞。在膨胀中穿戴起金黄的盔甲。配上一碗现磨豆浆,就是带给人们一天活力的完美早餐。示例二:水煎包:平锅加油放入包子,生煎稍许,浇上调制好的面浆,锅底的热油与面浆激烈地碰撞演奏着美妙的交响。矛盾在一个小小的包子上和谐地存在。1、同学们自己练习仿写2、同学展示环节3、老师点评学生作品六、课堂小结:(反思)4七、板书笔尖上的美味——“舌尖体”的仿写练习用词:准确贴切修辞:拟人比喻表达方式:抒情议论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