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教学设计(共1课时) 陈娜

《赤壁》教学设计(共1课时) 陈娜

ID:43065658

大小:40.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赤壁》教学设计(共1课时) 陈娜_第1页
《赤壁》教学设计(共1课时) 陈娜_第2页
《赤壁》教学设计(共1课时) 陈娜_第3页
《赤壁》教学设计(共1课时) 陈娜_第4页
《赤壁》教学设计(共1课时) 陈娜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壁》教学设计(共1课时) 陈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赤壁》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八年级·语文陈娜《赤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文简析《赤壁》是杜牧咏史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咏史题材诗歌的杰出代表。短短的28言中蕴含着晚唐才子杜牧的独特历史观和抑郁不平之感。诗歌由一支留存六百多年的铁戟开篇,向我们渐次展开东汉末年之画卷,最后发怀古之幽情,自恨不能如东吴大将周瑜拥有独特之历史机遇。诗歌流露出作者杜牧的一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感。2.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赤壁》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中第二首。该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

2、,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学习这些作品时,要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二、学情分析对于一首篇幅短小的七言绝句,初二学生在借助课下注释的情况下,疏通文意的难度不大。对于诗人杜牧,学生曾接触过不少他的相关诗作,比如《清明》《山行》《泊秦淮》等,所以对作者杜牧学生不感到陌生,这样学习课文来有一定的亲切感。但因《赤壁》这首诗属于学生接触比较少的咏史题材,咏史诗有一特点——“名为咏史,实则咏怀”,诗歌内容中蕴含着杜牧独特的历史视角和思考。对于

3、经典古诗文的学习,会背诵是基础,理解是关键,最终学生还应做到会赏析。所以,我将这节课的重点落在“读文”和“赏文”上,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以及老师的赏读指导下了解并理解咏史诗“名为咏史,实则咏怀”的特点,并且体会诗人借史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赤壁》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八年级·语文陈娜一、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

4、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2.在诗歌的字、词、句处做批注,注明所思所想,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鉴赏诗歌;3.感受杜牧能从不同的视角看历史问题这一点,从而深刻体会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课文;2.学会赏析诗歌的方法;3.体会杜牧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情感。三、教学难点1.感受杜牧独特的历史视角及人生思考;2.了解并理解咏史诗“名为咏史,实则咏怀”的特点;3.学会如何鉴赏诗歌。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赤壁》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八年级·语文陈娜一、教学过程

5、及内容1.导入(5分钟)杜牧那些为我们所熟知的诗句同学们你们记得多少?学生如若很快想起来学过的或者接触过的杜牧的诗歌,就等学生们一起说完,然后带领学生们一起梳理、温习;如果学生一时想不起来,就给予他们提示,展示ppt上的诗画或者给出题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走近杜牧(5分钟)想必你们对杜牧的那些有名的诗句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对杜牧了解多少?介绍杜牧:(介绍其家世、才学以及晚唐的时代背景等,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杜牧及当时的社会有个整体的认知)杜牧(803—约852

6、),字牧之,晚唐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他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因此他从小也是一个非常博学有才能的人,他不但有文学上的才华,而且政治军事才能也很出众,自幼熟习兵法。他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杜牧生活的晚唐,朝廷已经是江河日下,政治腐败,有才之士都被打压,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抱负而无法施展。3.走进《赤壁》(34分钟)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这场著名战役,杜牧在这首诗

7、中谈到赤壁之战,他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赤壁》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八年级·语文陈娜他想表达什么呢?这与老师刚才介绍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又有着什么关系呢?大家带着这些疑问,自读课文两遍。待会找同学给大家示范诵读。A.读文会意(5分钟)学生自读完课文,老师点名学生读课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给予诵读指导(读音、停顿、节奏等),并且向学生简要说明原因。待学生读得差不多的时候,基本上达到要求时,也大致能明白诗歌的大意是什么,老师就不做细致讲解。个人读完之后,全班再次大声地齐读一遍课文。B.赏文品情(25分钟)a.现在,你读懂《赤壁》了

8、吗?请在课文中的字、词、句处将你读懂的内容做简要批注,写完之后与同桌交流你的所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