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地球上的水基础强化练湘教版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地球上的水基础强化练湘教版

ID:43067226

大小:124.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地球上的水基础强化练湘教版_第1页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地球上的水基础强化练湘教版_第2页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地球上的水基础强化练湘教版_第3页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地球上的水基础强化练湘教版_第4页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地球上的水基础强化练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自主加餐训练(一)地球上的水基础强化练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强化练地球上的水[名师指导]本专题在高考屮常考的重难点内容包括: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河流的补给类型、洋流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突破这些重难点,需要熟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意义、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洋流的分布模式图,并且能够探讨水循环、洋流等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解和运用人类活动对水循坏的影响,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我国笫二大淡水湖洞底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东北面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彫响,11!现大血积干涸。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2、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输送B.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C.地表径流、下渗径流与大气降水D.径流、大气降水与大气输送2.应用水循环原理,人们可以采取缓解或避免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措施有()①控制渔业生产,减少湖面水汽蒸发②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③退m还湖,扩大湖区④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l.B2.D第1题,地表和地下径流汇入的减少、大气降水的减少和湖水的蒸发都为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主要原因;大气的输送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没有直接关系。第2题,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可增加湖水的水量;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

3、湖泊水资蒸发水水地农径流地卜径流源,可减少对湖水的引用量。右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3〜4题。3.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2.下列叙述体现绿水作用的是()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解析:3.A4.C第3题,图屮蓝水和绿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来源相同,数量可能不同

4、;其中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通过蒸发或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主要是蓝水。第4题,绿水主要和下渗、蒸发或蒸腾等环节有关,一般不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对海陆间循坏没有明显影响;绿水最终被蒸发或蒸腾而变成大气水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屮生物性的反应;植生滞留槽也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建设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

5、图。读图,冋答5〜6题。3.城市建设釆用植生滞留槽后()A.水汽蒸发减少B.地表水下渗增加C.地表径流增加D.大气降水减少4.城市建设植生滞留槽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除城市内涝A.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解析:5.B6.D第5题,从图屮可以看出,城市建设的植生滞留槽以透水性地表的修建和地表绿化为主。植被覆盖率的升高,透水性地表的修建提高了地下水与外界的联系,所以水汽蒸发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加,进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大气降水也相应增多。第6题

6、,植生滞留槽可以保持土壤湿度,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态平衡,但无法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使水汽蒸发增多,土壤湿度增加,能够有效调节城市气温和大气湿度,起到缓解城市热酷效应的作用,使城市气温日较差减小;虽然可以充分发挥生物滞水功能,但只能防治或减少城市内涝,若要根除城市内涝,还需建设完善的排涝设施。读图,完成7〜8题。&厂23°26‘I(2)——寒流―>暖流2.该海域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低纬度C.北半球中高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B.②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C.③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

7、增温增湿作用D.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解析:7.B&C第7题,图示为逆时针的洋流环流模式,回归线穿过,应为南半球的中低纬洋流模式图。第8题,①为寒流,上升流,容易形成渔场,A错;②为南赤道暖流,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的影响,B错;③为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C正确;④为西风漂流,受南极人陆影响,为寒流,而北半球同纬度的西风漂流为暖流,D错。图1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图2屮年径流量曲线是从图1屮A、B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9〜10题。2.该地区()A.地处南半球B.沿岸暖流流经C.此时降水较多D.受信风带影响2.图示河流()A.大致从

8、北向南流B.此时接受湖泊补给C.流量季节变化小D.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