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批评方法论10后现代批评

影视批评方法论10后现代批评

ID:43078009

大小:233.7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29

影视批评方法论10后现代批评_第1页
影视批评方法论10后现代批评_第2页
影视批评方法论10后现代批评_第3页
影视批评方法论10后现代批评_第4页
影视批评方法论10后现代批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视批评方法论10后现代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讲后现代主义影视批评方法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最初产生于1940年代至50年代的建筑学、诗歌等领域,表示不同于传统的、个性化的风格。到了1960年代,表现为一种文化现象。60年代以后,便被赋予了一种哲学观念。7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一词被广泛应用到文化理论领域,用来描述同现代主义相对立的或取而代之的那些艺术作品,80年代达到鼎盛。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里达、利奥塔、福柯、罗蒂、詹姆逊(詹明信)、哈贝马斯等。后现代影视批评就是在后

2、现代语境下,对影视后现代特性的批评,主要代表有鲍德里亚、詹明信、布尔迪厄等。一后现代主义略述(一)后现代文化参见(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章、第八章1、后现代与现代性后现代是与“现代”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性是一个历史断代术语,指涉紧随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时代而来的那个时代,所有关于现代性的理论话语都推崇理性,把它视为知识与社会进步的源泉,视为真理之所在和系统性知识之基础。概言之,现代性的核心词是:工业文明、启蒙精神、理性主义等。(参见金观涛:《现代社会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二章)后现代是是后工业社会

3、的共生物。如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大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163页)所指出的,这一时代的主要特点在于,现代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社会背景。其一,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商品逻辑全面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生产形成产业机制,从以往的生产本位转向消费本位,完全迎合市场和消费大众的需要,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旨归。于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了,文化溢出原有的圈层而走向大众文化,成为地道的消费品。其二,同时,支撑现代性的启蒙精神、理性主义失落;其三,人从这个世界的中心被移植出来,对于现代主义努力寻找价值,探

4、求人生意义的冲动和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终极目标被消解。2、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精神的反拨。具体表现为:首先,现代主义艺术代表的是精英路线,后现代主义则代表一条流行主义或大众路线。其次,后现代主义者抛弃了现代主义者的那种对日常经验彻底颠覆的策略,转向了一种面向日常生活和日常经验新立场。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文化特征,给人的直观印象是钟情于现实生活甚至是平庸的日常生活形象。最后,现代主义是个分化的过程,不但宗教的和世俗的事物、社会的和文化的事物分离开来,而且各门艺术自身,甚至一门艺术内部,都发生了深刻的分化运动。而后现代主义似乎是对分化的反动,于是出现了“去

5、分化”。在“去分化”的运动中,被现代主义艺术家所确立的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各门艺术间的界限,艺术与非艺术间的界限,纯粹审美经验和混杂日常经验阔的界限,以及精英和大众间的界限都被打破了。3、后现代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后现代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其实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它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表现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另一是后现代大众文化,它后现代文化的主体,也是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市场的主要商品,是反美学、反严肃、反个性的文化,人们已经不再以个性、创造性、批判性、超越性或者如本杰明所谓的“韵味”(Aura)这样的概念来评价

6、和要求文化,而是以大众性、娱乐性,甚至畅销性来衡量文化的意义一一而这正是后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后现代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大众文化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1、反“逻各斯(logos)中心主义”“逻各斯”出自古希腊语,为λoyos(logos)的音译,意即“语言”、“定义”,其别称是存在、本质、本源、真理、绝对等等,就是指存在于事物内部的根本性的东西,包含有对“中心”的固持和返回本真、本原的愿望。2、反本质主义“本质主义”坚信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唯一本质,透过现象解释唯一本质就是人类认识的特点。“反本质主义”则对本质信仰提出了挑战,认为“本质”本身就是不可靠的,而且对万事万物

7、是否存在一种实然的“本质——现象”结构表示怀疑。3、反二元对立所谓主客二元论就是指把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以及人与世界截然对立起来的一种观点。后现代主义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片、相对性。认为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4、反对理性,消解主体性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三后现代主义影视批评代表性观点(一)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1929—2007),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