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讲义——说明文阅读巩固(学生)

中考冲刺讲义——说明文阅读巩固(学生)

ID:43079691

大小:196.7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6

中考冲刺讲义——说明文阅读巩固(学生)_第1页
中考冲刺讲义——说明文阅读巩固(学生)_第2页
中考冲刺讲义——说明文阅读巩固(学生)_第3页
中考冲刺讲义——说明文阅读巩固(学生)_第4页
中考冲刺讲义——说明文阅读巩固(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冲刺讲义——说明文阅读巩固(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冲刺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初三课时数:3课题中考说明文专题冲刺阅读教学目标1.归纳中考说明文基本知识点及常见的考题类型;2.掌握说明文答题思路。教学内容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课内检测默写小检查:1•冋看射雕处,O《观猎》2.,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3.醉里挑灯看剑,O《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月上柳梢头,O《生查子元夕》5.浮光跃金,O《岳阳楼记》6.,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课内文言文与诗歌鉴赏检测: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欢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

2、老沧州!7.“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苏秦的典故,说明。(2分)8.下列对于《诉衷情》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词屮“觅封侯”暗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词人当年在梁州也曾意气风发,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九个字写尽词人一生心事,表现出词人年老体衰,面对敌寇嚣张而难酬壮志一腔悲愤。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现出词人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再有一心报国志向,因此流露出悲哀、失落和无奈之情。D.《诉衷情》苍凉悲壮,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公输

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千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9.下列关于上文的介绍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墨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作者是儒家

4、学派创始人Z—墨翟。B.“吾义固不杀人”中的“固”解释为“固执”,表示态度的坚定。A.上文主要通过人物心理和动作的描写表现墨子善于论辩的政治才能。B.墨子连用五个“不可谓”揭露对方言辞的矛盾和虚伪,最终使之折服。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11・墨子在和公输盘的论辩屮,使对方理屈词穷,彻底折服。请你说说墨子这个人物的特点(至少写出两点)。(4分)墨子:今日主题历年考试题型归纳总结:近年来,上海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都是一篇说明文另外再加一篇记叙文。如2007年《中国瓷器》、2008年

5、《深层海水的利用》、2009年《城市景观花卉装饰》、2010年《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等等。通过对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分析与归纳,可以总结为以下六个考点,十二个题型。考点一:考查基础知识这是对学生文字的书写、词义的辨析(包括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词语的语境义、引屮义、比喻义的理解的考察。要认真仔细阅读对应的段落,思考词义,比较异同,注意搭配等。题型1: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例:2008年《深层海水的利用》第③段中加点词”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通过上下文得出)题型2:在文中找到相应近义词。例:2008年《深层海水的利用》第③

6、段中与加点词“丰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丰富。(直接文中就能找到)题型3:联系上下文,辨析词义。例:2007年《中国瓷器》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A光彩夺目B流光溢彩C巧夺天工D栩栩如生……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C.例:2009年《城市景观花卉装饰》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上的词语应是C.A.丰富陶冶美化B.美化丰富陶冶C.美化陶冶丰富D.丰富美化陶冶(花卉正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此题考查的是词语之间的搭配问题。功夫在平时。)例:2010年《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是D.A、只要

7、因为B、即使何况C、既然何况D、倘若因为考点二:理解内容,概括说明对象特征在标题中寻找特征;在中心句、段落的关键句中捕捉特征,用原文冋答;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即,在各段段意的归纳中提収组合待征。题型4:结合文章内容运用词语填空。例:2007《中国瓷器》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简单到精细、从自然到刻意的变化过程。(先确定木题的说明对象是纹饰,再冋到文本,找到介绍纹饰的相应段落是在第五段,仔细阅读第五段,圈画出关键语句“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

8、,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就不难找到答案。)例:2008年《深层海水的利用》从全文看,深层海水具有”营养丰富“、能形成“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