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水和溶液专题

中考专题复习水和溶液专题

ID:43081834

大小:132.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7

中考专题复习水和溶液专题_第1页
中考专题复习水和溶液专题_第2页
中考专题复习水和溶液专题_第3页
中考专题复习水和溶液专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复习水和溶液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班级:姓名:水和溶液专题(共75分)、水(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32分)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化学反应:2H20===2H2$+02$通电体积比:质量比1:8B.检验:Ch…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2)结论:①水是由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③化学变化中,分子而原子色的火焰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的。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Q,你能得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H20水这种物质水是由组成的_个分子

2、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2、水的化学性质(1)水通电分解(2)水可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水和氧化钙(3)水可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水和二氧化碳3、水的污染:(1)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2)爱护水资源的措施:,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馆(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憾;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

3、性的水。A.鉴别方法:用,—是硬水,是软水B.硬水软化的方法:、C.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二、常见的溶液(每空1分,共12分)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如:黄河水,豆奶,石灰浆。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女山植物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3.溶液:。特点:一种可长期稳定存在的分散体系。它不一定是无色,但一般透明。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的物质,可呈气、固、液三态。溶剂:的物质,一般为液体(水最常见),也可以为气体。4.饱和

4、溶液的定义:在一定下,在一定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5.不饱和溶液:在一定下,一定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且可以相互转化:1.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①②③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②三、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共10分)1.溶解度:在下,某固态物质在(1)理解溶解度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状态:必须是饱和溶液,且溶剂固定为②条件:某固定温度下③单位:克(2)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计算公式:2•溶质质量分数(共6分)克溶剂里达到状态吋所能溶解的100克溶

5、解度溶质质量100gJ'溶剂质量(1)任一溶液中溶质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溶液可为饱和,也可为不饱和。(2)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x100%溶解度100g+溶解度xwo%浓溶液的质量x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中考链接(21分)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3分)向100g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2.5%B.5%C・x稀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质=溶质)2.A.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100g水,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6、数是(10%D.2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3)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关系: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4)・溶液的稀释计算:3.(3分)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屮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A.4.B.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吋应该将舷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20称量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D.(5分I)卜农是KN5和NaCI的浴解丿芟。温度(°C溶解度(qAIOOq水)KNOs02040608013.331.663.9110.

7、0169.0NaCI35.736.036.637.338.4①0°C时,KNO3的溶解度是g。②“海水晒盐”是获得食盐晶体(粗盐)的主要方法,③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选择这种结晶方法的依据是KNO3溶液变为饱和所采用的方法是(7分)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计算:(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g(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加入一走量的稀硫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