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治疗射线防护

心脏介入治疗射线防护

ID:43089734

大小:2.82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9-29

心脏介入治疗射线防护_第1页
心脏介入治疗射线防护_第2页
心脏介入治疗射线防护_第3页
心脏介入治疗射线防护_第4页
心脏介入治疗射线防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介入治疗射线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脏介入治疗射线防护热点聚焦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李刚主要内容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历史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防护现状放射介入风险及并发症心脏介入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主要内容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历史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防护现状放射介入风险及并发症心脏介入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历史1895年发现了X-Ray,开启了医学影像学的崭新篇章。X射线首先应用于骨骼系统的观察。随后普遍应用到全身各器官的检查中,并成为诊断学不可缺少的内容X光不仅是一种诊断手段,而且还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今的心血管病学介入诊疗过程均需要在X射线透视下完

2、成。伦琴(RontgenWC1845~1923)1903年首次应用弦线电流仪通过记录心脏的心电活动记录了人类的心电图,现代心脏病学由此诞生。心电图描记(ECG),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奖。荷兰生理学家爱因托汶(EinthovenW.1860-1927)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历史1929年,25岁的德国外科医生WernerForssmann(1904-1979)展开了自己的医学幻想。Forssmann在尸体上进行了初步试验后,他在助手帮助下,将一根65cm长的导尿管插入自己的肘静脉并送至右心房,为了确认导管的位置,他步行来到放射科,向导

3、管内注入了显影剂,记录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心导管X线影像。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历史从此揭开了介入心脏病学的序幕近年来由于心脏各类介入手术的迅猛发展及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各类手术数量包括复杂病变处理数量不断攀升。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历史主要内容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历史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防护现状放射介入风险及并发症心脏介入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伴随心脏介入快速发展而来的是手术术者和导管室工作人员长时间高剂量的射线辐射,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使得这种辐射潜在对他们的健康造成重要影响的可能。射线辐射潜在危害放射线是双刃剑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防护现状许多临床工作人员

4、并未充分认识医疗辐射的风险,缺乏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现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医务工作者的辐射防护知识显著不足,因此迫切需要正规的培训。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防护现状许多医师缺乏辐射防护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只注重自身防护,忽略患者和周围人员防护。亟待更新现代辐射防护的知识和培训内容。亟待强化设备防护理念,加强床旁防护措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防护现状主要内容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历史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防护现状放射介入风险及并发症心脏介入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非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严重程度随剂量而变化,存在着剂量阈值。损伤程

5、度存在明确的剂量阈值,皮肤,眼睛,生育障碍,白内障和造血机能障碍等---“尽量少吃线”随机效应(遗传或致癌性)发生几率(不是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不存在剂量阈值,强调只要受照射就有可能---“尽量不吃线”。放射线生物效应类型非随机效应风险及并发症皮肤损伤包括红斑、溃疡、坏死。患者放射线入射部位的皮肤接受到的射线剂量最大,因此皮肤是辐射风险最大的器官。但是由于造成皮肤损伤的阈剂量很大,所以介入操作很少出现这种并发症。眼睛电离辐射对眼晶状体有较大损伤,单次照射剂量超过2Gy或累积超过5Gy就可引发白内障,辐射导致的晶状体后囊下白

6、内障浑浊位于视轴,很早期即可出现明显视力障碍,一项研究显示,介入心脏病工作的医生和护士晶状体浑浊发生率分别为52%和45%,而非介入医护人员仅为9%,发生晶状体浑浊及白内障的风险与接受的射线剂量呈典型的剂量-效应关系。非随机效应风险及并发症性腺性腺对放射线极为敏感,造成男性永久不育的辐射阈剂量是3.5~6Gy,在女性是2.5~6Gy。幸运的是,每希沃特(Sv)射线中只有不到10%的剂量能作用于性腺,因此,心血管介入操作很少使性腺接受大剂量的辐射照射,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危害较小。非随机效应风险及并发症组织器官效应单次照射剂量阈值(

7、Gy)皮肤红斑(X、γ线)5—8暂时性脱毛3—5永久性脱毛7造血系统受照者50%死亡2—3眼睛晶体混浊(X线)2白内障(100%)7.5睾丸暂时性不育0.15永久不育3.5卵巢不育2.5—6辐射致各组织器官确定效应的剂量阈值非随机效应风险及并发症肿瘤辐射导致的肿瘤风险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有重要关系,电离幅射诱发恶性肿瘤的风险在儿童比成人高很多。乳腺对射线较敏感,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辐射损伤。随机效应风险及并发症心脏介入术者桡动脉时代的“付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术者辐射剂量的影响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由于其操作路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透视

8、时间增加。更加靠近射线源。当采用常规铅屏进行防护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较经股动脉途径术者辐射剂量增加100%,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则增加50%。当采用优化的铅屏防护后,经桡动脉途径仍然增加术者辐射剂量,冠脉造影和PCI分别增加83%和38%。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