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通过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取得的成绩》

案例《通过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取得的成绩》

ID:43092408

大小:2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6

案例《通过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取得的成绩》_第1页
案例《通过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取得的成绩》_第2页
案例《通过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取得的成绩》_第3页
案例《通过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取得的成绩》_第4页
案例《通过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取得的成绩》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通过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取得的成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困生转化案例(一)时间:2014—2015学年度第--学期学生:刘伟学困问题:这学期我任三年级班的数学,刘伟是班里的一名男学生,对他的学习成绩我很头疼。他几次的检测成绩都很不理想,在40分左右。总而言之,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较差,反映慢,思维比较迟钝,有自卑心理。原因分析:因为父母知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上学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再联系家长,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只是表示…定会尽全力配

2、合好老师的教育。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零。转化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吋,父母也能重新认识他,寄希望于他。那么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为了巩固他已有的成绩,我给他吃“小灶”,利用课上展示时间,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锻炼他的意志,培养他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我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比如读题,刚开始他还没有

3、勇气举手,在鼓励中他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然后是计算,由于知识的局限,虽然算的不全对,但同学们也会自发的给他鼓掌以此鼓励。从这个事例中我感觉到,不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对其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二点。1.帮助学困生克服弱点,树立自信心;2.树立学困生在学生中的地位。;3.帮助学困生制定短期口标。教师在与学困生多次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制定近期要达到的冃标和为达到冃标需采取的措施。以前做班主任时,如果遇到学困生犯错误,我会毫不留情地大声训斥。这样做,主要是受传统的以学习成绩定学生好坏思想的左右,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缺乏耐心和细心。一学

4、期下来,学困生对我敬而远之。在与其他教师探讨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时,一些教师的话语触动了我的心灵:“对学困生的转化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困生转化案例(二)时间:2014—2015学年度第--学期学生:张珂学困问题:她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我提问时她总是低头冋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原因分析:通过-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

5、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转化过程: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去除张珂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吋表扬,在上课吋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张珂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张珂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

6、让我们听得清楚。”“张珂同学……”渐渐的,她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她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面对她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张珂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

7、使之-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口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学困生转化案例(三)时间: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杨娜娜学困问题:年龄小,又未曾上过学前班;理解能力差,反映慢;学习比较落后,经常出现赖作业的现象;课堂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原因分析:这个学生基础水平很低,理解能力较差。所以我在教学中本着"浅、慢、粗”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减少难度,降低坡度,循序渐进地教学。通过举一反三、“举少胜多”,从学生熟悉、喜欢的题目入手,进行大量的计算、思

8、维等训练,掌握解决简单的问题的能力。转化过程:这个学牛思维能力较弱,其最大缺陷是理解能力差,不会学习。所以,教学中先让她学会如何听课、积极动手和主动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