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课后练习.忆读书(分析记叙的要素)

忆读书课后练习.忆读书(分析记叙的要素)

ID:43094040

大小:17.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忆读书课后练习.忆读书(分析记叙的要素)_第1页
忆读书课后练习.忆读书(分析记叙的要素)_第2页
忆读书课后练习.忆读书(分析记叙的要素)_第3页
资源描述:

《忆读书课后练习.忆读书(分析记叙的要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析记叙的要素一、赏析古诗: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阅读现代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

2、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3、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4、   ⑩母亲最3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5、     (选文略有改动)(一)l5.(3分)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我”想吃螃蟹——(1)——(2)——母亲捞起螃蟹——(3)l6.(3分)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l7.(3分)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18.(4分)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

6、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l9.(2分)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二)8.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记叙的六要素。(2分)  时间:春天    地点:溪边   人物:我、母亲、螃蟹起因:我想吃螃蟹  经过:           结果:9.第⑧段中加点字“是”是“这样”的意思,请说出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10.仔细阅读第11段,联想全文想想,为什么我会“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2分)11.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3分)  12.找出第②段

7、写景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13.第12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分)3(一)参考答案: 15.(3分)(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16.(3分)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17.(3分)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18.(4分)(1)“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