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煤行人巷措施

3#煤行人巷措施

ID:43103682

大小:7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6

3#煤行人巷措施_第1页
3#煤行人巷措施_第2页
3#煤行人巷措施_第3页
3#煤行人巷措施_第4页
3#煤行人巷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3#煤行人巷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煤行人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根据衔接安排,本队将施工3#煤行人巷。为确保安全顺利施工,特提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巷道布置3#煤行人巷全长186.4米,其中AB′段长20米,BC段长10米,CD段长29米,DD′段长3.6米,D′E段长108米,EF段长15.8米。见附图一、附图二(注:巷道长为约数,准确数以地测通知数为准)1、3#煤行人巷开口于9#煤二水平电车巷东帮,开口横坐标为X=4201407.7,方位角90°。开口后向东平掘20米(预计巷面标高为795.6),然后施工BE段。2、点B为AB′段与BF段两巷交叉中。BF段方位角155°,与AB段成65°

2、夹角。3、BE段开口后,先向前平掘10米(图中BC段,预计巷面标高为795.6),再按30°上坡掘进29米(图中CD段),然后平掘3.6米(图中DD′段),掘完后,巷道按18°上坡掘进108米到达图中点E。4、BE段掘完后,施工EF段。从点E开始,沿3#煤顶板掘进15.8米与3#煤七采区猴车巷北帮贯通。5、巷道平面、剖面布置图中所示开口、透口处标高请地测部门进一步验算核实。掘进过程中,遇变坡或巷道拐弯处,地测组提前下发通知单通知队组。6、地测组挂好中腰线,队组严格按线施工。二、巷道断面103#煤行人巷断面规格见下表:项目巷别断面标识断面形状荒断面净断面荒宽

3、m荒高m荒断面m2净宽m净高m净断面m2AB′段、CE段2-2直墙半圆拱型3.62.88.693.42.77.94BC段3-3直墙半圆拱型4.63.513.834.43.412.88EF段4-4矩形4.62.511.504.42.410.56支设29U型棚时5-5直墙半圆拱型3.82.99.473.42.87.94注:表格中字母表示范围见附图一、附图二。三、巷道支护(一)临时支护方式(见附图四)1、锚喷断面临时支护使用五柱一器,采用HZWA-2600型摩擦柱,配5吨液压升柱器升紧锁牢,柱帽规格为600×200×150mm3的木柱帽,底软时穿鞋,木鞋规格:3

4、00×200×150mm3。帽柱柱距不大于1000mm,一排不少于3柱。摩檫柱高度不够时使用木柱进行支护,木柱使用直径不小于18cm的优质圆木,长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2、支设拱型棚时临时支护采用金属前探梁配五柱一器。金属前探梁使用两根长度不小于3.5m的15kg/m的轻轨或12#矿工钢平行布置,每道前探梁和棚梁利用不少于3道专用前探梁卡或40型锚链固定在棚梁上,锚链连接环拧紧螺丝。3、施工中,最大允许空顶距为0.4米,否则,必须及时进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距离不超过2.0米,最长时间不超过8小时。(二)临时支护工艺及要求1、采用锚喷支护时,掌头空顶后,首先根

5、据空顶面积和顶板完好程度确定临时支护形式、支设位置和数量。支护时,先10将顶网联好,然后用铁锹清出摩擦柱柱窝位置,人工将摩擦柱升高至恰当位置,打紧柱锁,将板梁或柱帽挑在摩擦柱上,然后上好升柱器,松开柱锁,上下撬动升柱器手把,使板梁或柱帽贴紧顶板,达到一定初撑力后,用大锤将柱锁打紧锁牵。支设帽柱,柱帽要平行掌头或垂直劈口裂隙,平面向上,摩擦柱要支在实底上,底板软时必须穿木鞋,临时支护支设好后,方可正常出煤,打安顶锚杆(锚索)。支回金属摩擦柱应两人一套进行。2、支棚时,掌头掘出一架棚距离后,上顶网联好,检查调整前探梁固定卡或锚链,将金属前探梁超前探出一定长度,

6、便于放置进度棚梁,然后两到四人抬起棚梁放好后,人工将前探梁向前推进,挑担至掌头,而后前移进度棚梁,按棚距调整好,在合理位置辅助帽柱(或摩擦柱)维护,而后打安顶锚杆、锚索。蓬勾顶掩护下,施工人员开始挖柱窝,竖腿,认口。四、永久支护(一)2-2断面,见附图四锚杆支护布置方式:每排布置9根锚杆,间距800mm,排距900mm;其中顶锚杆7根,帮锚杆2根。锚索布置方式:锚索每排布置两根,间距1.6m,排距1.8m,沿巷中对称布置在两排锚杆中间。拱部挂两片钢筋网。(二)3-3断面,见附图五锚杆支护布置方式:每排布置11根锚杆,间距800mm,排距900mm;其中顶锚

7、杆9根,帮锚杆2根。锚索采用“五花”布置,排距1.8米,即第一排布置两根,间距2.0米,间隔两排锚杆后,下一排锚索布置成3根,间距1.2米。每排锚索均沿巷中对称布置在两排锚杆中间。10拱部挂两片钢筋网。(三)4-4断面,见附图六锚杆支护布置方式:每排顶锚杆布置6根,顶锚杆排距1.0m,间距0.8m。帮锚杆排距1.0m,每帮布置3根,间距为:第一根至顶0.3m,第二根距第一根0.9m,第三根距第二根0.9m。锚索布置方式:锚索布置成锚索锚杆钢带联合支护形式,使用0.004m×0.216m×4.4m五眼堞型钢带。钢带排距2.0米,即一排钢带布置成(锚索+锚杆+

8、锚索+锚杆+锚索),间隔一排锚杆后,下一排钢带布置成(锚杆+锚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