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图与散布图的制作及案例分析

直方图与散布图的制作及案例分析

ID:43105069

大小:1.03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9-30

直方图与散布图的制作及案例分析_第1页
直方图与散布图的制作及案例分析_第2页
直方图与散布图的制作及案例分析_第3页
直方图与散布图的制作及案例分析_第4页
直方图与散布图的制作及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方图与散布图的制作及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直方图与特性要因图的制作及案例分析——培训员:李洪寿前言在现今的时代,信息决定一切,输赢成败,皆乎于信息的弹指之间.而数据,占据着信息的核心位置,种类繁多,杂类无张的数据总是让我们眼花缭乱,手忙脚乱,心烦意乱,最后而不知所措,那么希望下面的一小结内容中的方法,能给各位同事的生活和工作带去一些启发和便利,今天我们主要共同要学习的就是七大手法中2大手法-直方图和特性要因图,这两种手法运用广泛,其作用也得了广大企业的认可,是简单而实用的管理工具.直方图定义及作用什么是直方图,它有什么作用?1.直方图:直方图又称为柱状图,用直方图可以将杂乱无章的资料,

2、解析出规则性,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对於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一目了然,便於判断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直方图的制作步骤A、收集数据,并记录于纸上。统计表上的资料很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其总数以N表示。B、定组数:1总资料数与组数的关系大约如下表所示:数据N50-100100-250250以上组数K6-107-1210-20C、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并计算全距(R),R=L-S。D、定组距(C),R÷组数=组距,通常是2.5或10的倍数。E、定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S-测量值的最小位数(一般是1或0.1

3、)×0.5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组距最小二组的下组界=最小的上组界依此类推.F、决定组的中心点:(上组界+下组界)=组的中心点G、制作次数分布表:依照数值大小记入各组的组界内,然后计算各组出现的次数。H、制作直方图:横轴表示测量值的变化,纵轴表示次数,将各组的组界标示在横轴上,各组的次数多少,则用柱形划在各组距上。直方图的制作范例直方图的制作范例一工厂的成品重量规格为130-190千克,今按随机抽样方式抽测200个样本(一般需收集50-200个数据),作直方图,步骤如下:一.制作次数分配表:1.从数据中找出最大值L=170与最小值

4、S=1242.计算全距R=L-S=463.决定组数K本例数N=200,可将其分为K=12组一.制作次数分配表(续):4、计算组距H:(通常取2.5.10的倍数)组距H=全距÷組數=46/12=3.83取45、计算组界:第一组下组界=最小值-测定值最小位數/2=123.5第一组上组界=第一组下组界+组距=123.5+4=127.5第二组下组界=第一组上组界=127.5第二组上组界=第二组下组界+组距=127.5+4=131.5第三组下组界=?第三组上组界=?依此类推,计算到最大一组的组界。6、作次数分配表,如下表:组号组界中心值标记次数1.123

5、.5-127.5125.5142.127.5-131.5129.573.131.5-135.5133.5114.135.5-139.5137.5135.139.5-143.5141.5346.143.5-147.5145.5377.147.5-151.5149.5328.151.5-155.5153.5239.155.5-159.5157.51310.159.5-163.5161.51011.163.5-167.5165.5412.167.5-171.5169.52合计200二.绘制直方图1、依次数分配表,延横轴以各组界为分界,组距为底边,以各

6、组次数为高度,每组距上划一矩形,即完成直方图。2、在图上记入数据总数等参数,并划出规格的上、下限。123.5127.5131.5135.5139.5………………………………………..167.5171.535302520151050直方图常见的形态及分析判断说明: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趋势。结论:制程在正常运转下。直方图-缺齿形说明:高低不一,有缺齿情形。结论:可能是分组过细或数据不真实。直方图-偏态形说明:高处偏向一边,拖长尾吧,另一边低。结论:尾巴拖长时,应检讨是否在技术上能够接收。多由工具磨损、夹具松动引起。(单侧品质控制)直方图-离岛形说明

7、:左端和右端形成小岛。结论:可能测定有错误或由不同原料引起。又如:不熟练的工人顶替带班)直方图-峭壁形说明:平顶且高。结论: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被剔除。特性要因图1、何为特性要因图工厂的目的在于制造出适当品质的产品,这些产品乃是经过一连串过程才制造出来,这一连串的制造过程中,主要的管理目标是:较佳的制品、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稳定的制程。所以说,工厂里的工作情形就可由我们制造出来的制品品质、成本、交期、数量等各项结果表示出来,但结果的好坏受各种制程所遭遇的诸原因所影响,因此,想获得好的结果,就必须充分的把握何种原因会有好的影响,何种原因会有坏的影

8、响,然后加以管理改善。对于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特性)与对策间的关系,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钟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