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

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

ID:43106500

大小:6.78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9-30

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_第1页
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_第2页
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_第3页
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_第4页
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纽约中医学院脑卒中康复的中医针灸治疗风科针灸的传承脑卒中诊断要点中风康复的中医针灸介入针灸治疗临床探讨与个人体会预防中风针灸手法演示风科针灸的传承20世纪初期,针灸悬壶应诊,有称“针科”者、有称“金针科”者,有称“针灸科”者、也有称“风科”者。“风科”之名可上溯至宋代,宋、元、明太医院均有“风科”设置。近代风科已从病因分科发展到病种分科风科针灸的传承黄石屏(金针)黄翼昌黄岁松方慎盦(金针)黄伯康魏庭兰苏里∙得∙马郎方幼安方兴殷家骅陈业孟张仁赵振平黄石屏(1850-1917)与霍元甲齐名以“江右金针黄石屏”驰名金针“绕指柔”善

2、治风劳之疾曾为袁世凯治头风著《针灸诠述》1980年代中国大陆电影《神针黄》原型方慎盦(1893-1962)组织医学回澜社以“方慎盦风科”悬壶著《金针秘传》著《风症指南》苏里·德·马郎曾拜其为师,回法国后积极传播中国针灸,成为近代欧洲针灸最有影响的先驱者通日、法语,定期到上海广慈医院讲学、会诊又为名画家方慎盦著作方幼安(1925–2004)原上海医科大学教授暨华山医院针灸科主任曾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副理事长著《方幼安针灸临证论文选》、《针灸有效病症》、《针灸防治中风》、《针灸防治小儿脑病》等针灸治疗中风机理研究针刺戒烟临床与机理研究遗体捐赠

3、上医大陈业孟从事针灸治疗中风临床研究从事针灸治疗脑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舌象研究著《针灸有效病症》、《针灸求医指南》参与编写《新编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大全》、《临床中医脑病学》、《中西医结合学》、《海外中医证治要览》等十余部专著脑卒中诊断要点现代医学中风概念现代中风康复概念中医有关中风病名、病因病机的演变中医有关中风的分类脑卒中诊断要点现代医学中风概念现代中风康复概念中医有关中风病名、病因病机的演变中医有关中风的分类脑卒中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发病机制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瘤血管畸形高血压低血压血

4、液病粘度↑或↓血细胞压积↑或↓血管因素{血管动力学因素{血液流变学因素{++←→血管病变的恢复开通侧支循环自动调节血液流变学代偿→缺血(血管闭塞)出血(血管破裂)混合性卒中TIA脑梗死脑出血蛛血脑卒中:缺血性中风脑缺血脑缺血脑缺血脑出血脑出血Subarachnoidbleeding蛛网膜下腔出血TransientIschemicAttac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诊断要点现代医学中风概念现代中风康复概念中医有关中风病名、病因病机的演变中医

5、有关中风的分类脑卒中后出现的障碍偏瘫心理和情感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共济障碍偏瘫(Hemiplegia)BrunnstromStageofRecovery中风康复分期I期:软瘫(数日至两周)II期:某些联合反应–痉挛状态III期:痉挛加重(主动运动、协同运动)IV期:痉挛减轻(共同运动synergymovement)V期:分立运动(选择性控制肌肉活动能力增加)VI期:痉挛消失肌力评价标准0:无论怎样刺激,无收缩,无运动I:可触之收缩,但无明显运动II:去除重力的影响,在适当的关节可见运动出现III:关节能对抗重力运动IV:关节能对抗阻力运动,

6、但不如正常运动佳V:完全正常运动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方法Bobath评价法(姿势张力和运动模式)Brunnstrom评价法(偏瘫功能检查、联合运动、步态)上田偏瘫功能评价Fugl-Meyer评价法(运动积分)MRC评价法(肌力评测、运动指数)中医有关中风病名、病因病机的演变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临床表现有猝然昏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未见昏仆,仅见喎斜不遂者。中医有关中风病名、病因病机的演变卒中昏迷期: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期:偏枯身偏不用痱风中医有关中风病名、病因病机

7、的演变唐宋以前:内虚邪中(外风)金元时代刘河间:心火暴盛李东垣:正气自虚朱丹溪:湿痰生热王履《医经溯洄集》类中风、真中风中医有关中风病名、病因病机的演变张景岳中风非风叶天士内风旋动王清任《医林改错》气虚血瘀(34种元气渐亏之症)张山雷《中风斠銓》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中医有关中风病名、病因病机的演变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互为因果。内风动越五志化火痰阻脉络气机失调血液瘀滞肝肾不足风情志过极火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气虚气五志过极气血逆乱肝阳暴动血虚风内动肝阳暴亢肝郁化火

8、心火暴盛痰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风痰互结痰热内盛风火相煽瘀血阻络闭阻经脉蒙塞清窍中经络中脏腑中风中医有关中风分类中经络邪在于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