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行动

ID:43118234

大小:2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7

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行动_第1页
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行动_第2页
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行动_第3页
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行动_第4页
资源描述:

《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行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多年来在减缓气候变化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长期以来一直将节能减排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政策引导:行动之一 在建设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政策法规所发挥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2008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并于200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建筑节能的专门法规,对建筑节能相关的制度和重点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建设部先后印发了《民用建筑能效

2、测评与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管理办法》等文件,逐步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制定了《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意见》、《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 2006年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开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4月修订完善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同时,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

3、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使用规定》。 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会同其他部门出台了关于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等学校的节能管理的实施意见,以及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 以启动我国“太阳能屋顶计划”为切入点,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了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等多项技术标准,促进了填埋场项目规范建设和运行。 这些政策法规

4、的制定,一方面体现了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努力,一方面使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这些方面的工作有章可循,得以更深入、健康地发展。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行动之二 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建设低排放生态城市,是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城市是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要解决城市的污染问题,必须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城市釆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对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在提高城市的紧凑度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社区,实现水循环利

5、用,改变城市园林绿化的方式,推行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已成为许多城市追求的目标。2008年初,建设部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建设。保定市提出3年建设“太阳能之城”的目标,上海市则以世博园区建设为契机,大量运用太阳能技术,建设“低碳城市”。从推出“低碳城市”试点至今,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节能减排的项目相继启动。 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节能建筑、低碳居住空间、城市公共交通受到高度重视,得到迅速发展。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例,各个城市公共交通正在快速收复

6、被私家轿车挤占的“失地”,快速轨道交通在一些大城市中发展迅速,成为这些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载体。另有一些城市正将目光转向“零”排放的自行车、低排放的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为提高人们节能减排意识,倡导绿色出行,在建设部倡议下,自2005年起,各城市每年9月都要开展“无车日”宣传活动。 减少城市垃圾,是减排的更具体的行动。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再利用的比率正不断提高。2008年-2009年期间,我国填埋气体治理项目达到30个,其中发电项目20余项,填埋

7、气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50MW。垃圾焚烧厂总处理规模近14000t/d,余热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200MW。相当于每年减排温室气体45万吨。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也日益提高。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694座,处理能力达9599万立方米/日。污染物削减效率凸显,2009年上半年已累计削减主要污染物COD总量373.75万吨,接近2008年全年削减总量的60%。 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城市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减排能力日益提高。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行动之三 建

8、筑节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我国的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约28%,预计今后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使得建筑必将成为未来20年能耗和排放的主要增长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筑节能已取得显著成绩。 首先,在强有力的监管下,全国城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逐步提高。为加强节能监管,先后出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施工监督导则》、《绿色施工导则》,并做好宣传贯彻工作。2008年设计、施工阶段执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