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

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

ID:43120894

大小:93.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7

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_第1页
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_第2页
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_第3页
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_第4页
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_第5页
资源描述:

《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2014年临沂市中考数学试题阅卷有感临沂市教科研中心李建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纶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初中数学的教学何谓“求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菇木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屮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数学教育的“求真”就是捉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纶数学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临沂市初屮数学教学有了很

2、人发展,学生学习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然而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作祟,通过大题量的解题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的错误认识可能还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教师的教学,在今年的中考中依然明显地感受到题海战术对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发展的消极影响。彻底摒弃题海战术,回归数学本真值得每一个初屮数学教师深思并付诸行动。一、面对常规问题,题海战术使学生思维僵化“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既能锻炼思维的缜密性,又能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事实上,数学之所以让人着迷是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着变化与挑战,在不断的挑战屮学习者享受到思考和成功的欢乐。题海战术却抹杀了这种快乐,把学生带入机械套川解题模A式,形成不

3、管条件如何变化,一条路走到黑的僵化思维。例1(2014年临沂中考17题)如图,在UABCD中,BC=10,sinB二侖,AC=BC,则_ABCD的面积是O根据抽样调查,本题答对率为26%o其实,如果改变把BC作为底边的思、维左势,以A3为底,这道题并不难。因为AC=BC,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AB边的小线CF即为三角形的高,乂因为=BC=10,所以CF=9,根据勾股定理BF=V19,所以AB=2帀,进而得到UABCD的面积是9x2^19=18x/19o很多学纶却没有这么做。后来访谈一些学牛:,他们儿乎一个想法:过4作BC边的高线AE,求出这个高,底乘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

4、积。按照这个思路当他们把高AE做出来后,许多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往卜做了。少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条件,终于想到作A3边的中线(也即高线)CF,进而解得BF,求出A3。这时若改变先前的思路肓接以AB人底,用ABXCF得到UABCD的而积,当不失为灵活的思维转化,遗憾的是他们乂延续事先设想好的老路求高AE7o二、面对基本运算,题海战术使学生舍近求远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木的数学技能,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在数学学习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牛的运算能力要注意明确算理,认真观察需要运算的式子特点,寻求简洁的运算途径。笃信题海战术,会使我们错误地认为学生的运算能

5、力差是做题做的少,做题不熟练导致的。虽然我们每天辛苦地批改大量的作业,rti于只是关注学生是否做得正确,并不在意学生是怎样做出來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不顾运算的繁简,一味硬做下去,甚至明明有简洁的算法也不顾,舍近而求远,导致运算缓慢、错误百出。(2014年临沂中考20题)计算:V3+1本题共有4个得分点。⑴化简正确由得2分,⑵写出sin60。的值得2分,⑶化简正确辰xjj得2分,(4)得出最终结果得1分,满分7分。学牛得分情况如下:20题(平均分3.65分)得分段人数比例7327500.37615160.024158200.182115340.130273370.31对于…道基础题

6、,为什么得0分的学生竟超过全部考生的30%?在阅卷现场,我发现除了不会化简V3+1不知道sin601的值,更为可怕的是对V32x的化简的牛•硬!众多的学生不是直接化为^32x

7、=74=2来运算,阳是先算出V32=4逅,黑=舟再相乘,恰恰就是在这两个数的化简中岀错了!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如果我们布置的作业少一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运算途径,如果我们能够重视运算过程的监控并对学生的算法及时优化,学生应该不会出现这种舍近求远的计算方法,而快捷运算Z后所产生的愉悦,该如庖丁解牛麻“为之I川顾,为之踌躇满志”的痛快。三、面对新定义,题海战术使学生无所适从美国箸名的未来学家埃尔文图夫勒

8、曾经说过一句话:“未来文盲己经不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人。”学习能力在未来是每一个人必备的能力,它也是进入当今社会的一张通行证。“新定义问题”便是一种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题型。一般来说,新定义问题就是给出一个学生从未见过的新概念、新算法,让学生根据这个概念或算法的要求解答新问题。对于新定义问题,虽然很多老师专门拿出时间做专题训练,并布置大量练习,可结果并不如意。殊不知,在九年的义务教育过程中,数学课上儿乎每周都会遇到新定义,由于重解题、轻概念的思想影响,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