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ID:43130513

大小:151.0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7

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根据原文填空。(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那清脆如弹拨者,是;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0(2)萎蒿满地芦芽短,o(3),春风不度玉门关(4)土地平旷,o(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多应者。(6)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语文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2)下面是江都9月6日的天气

2、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9月6日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温度:20-28°C风力:<3级(3)【妙联拾趣】走进平山堂,首先看到一座殿宇,里面供着大腹便便、面容慈祥、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旁的楹柱上有一副妙趣横生的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请你设计一句下联。下联:,0三、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H)分)3.下列选项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楹联■

3、re)篝火(gou)•轩邈(miao)•褒贬(bao)•D.铭刻(min)阴晦(hui)古刹(ch/)玲珑剔透(tT)4.下列选项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变色龙》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B.“你瞧,多美啊,”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C.既然爱人类、爱国家、爱父母等情感早已成为课堂、班会上的正面话题,早已成为教育性读本的主要内容,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对爱情也来点启蒙教育呢?难道爱情只能成为课堂、班会上的负面话题?D.“怎么啦?你。”我看到他在呕吐就吃惊地喊。5.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我最近到了上海、北京,浮光掠影地游览了一番,那里的变

4、化,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C.旁边的那匹野马微微昂着头,表现出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又与它颈部的美相得益彰。D.2008年,我国南部遭遇了历史上一场罕见的雪灾,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1.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对于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冋答是肯定的。B.随着社会的开展,生活的改变,使许多字眼起了变化。C.为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D.很多家用电器,国家的并不

5、比洋货差。质量不仅能与之抗衡,而且价格也很便宜。2.下列选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它是一篇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來介绍黄山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B.《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C.《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來的和绣出來的山和水。D.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一文釆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表现出

6、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1)这首诗首句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哪里?(2)请描绘“月明养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111这句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4.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问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屮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7、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FI:“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