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

“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

ID:43131412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7

“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_第1页
“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_第2页
“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_第3页
“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_第4页
“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天人神合一”的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初探摘要:中南半岛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区域,文章通过对中南半岛各国各个历史时期主耍都城相关文献记录的整理,并结合现状调研,探讨不同文化对中南半岛古代都城选址的影响。关键词:都城选址文化、中南半岛1引言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在“东盟热”的促进下,人们对东南亚的关注不仅仅停帘在单纯的旅游观光信息上,而是向更全面更深入的方面发展。探寻中南半岛都城选址文化,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东盟各国文化的了解。屮南半岛诸国与小国一衣带水,主要

2、围绕着大湄公河流域分布,北临中国、西接印度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中南半岛各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深受古印度和古中国这两大文明古国的影响——来口西部印度的印度教、佛教以及来自北部中国的道教、佛教能够由水路、陆路快速地在各国间扩展流传,同时,也受到了伊斯兰文化、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当地原生文化在与外來文化长期融合的过程屮,形成了既有联系乂有占身特点的都城选址文化。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人们始终有意识地选择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所來营建城市。在原始社会,古代人出于对自然界的恐惧和敬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将建筑与场所、方位及朝向联

3、系起来,并不断赋予其重要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城市选址及建筑布局小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深受宗教影响的东南亚各国,其都城的选址和布局、方位和朝向的确定上往往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都城选址具有一般城市选址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性,例如君主的喜好、特殊的宗教含义等。各国都城的选址及其布局受到宗教及其他外來文化的影响,差异性与相似性并存,通常都具有特殊的含意。2本土文化影响下的都城选址在卬度宗教传入东南亚Z前,东南亚各国普遍存在神灵崇拜、精灵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多种原始崇拜。其中,神灵崇拜是最主要的,人们认为宇宙万物间皆有

4、神灵的存在。神灵,被细i甸先人称为“纳特"(Nats),而泰国和老挝的先人则称其为“菲"(Phi)。柬埔塞早期“扶南”王国,一般被认为是高棉语“山”的译音,反映了当地居民对山的崇拜。泰国的素可泰王朝时期,人们认为山神普拉卡篷就居住在山边的一潭清泉旁边,反映了人们对水的崇拜,同时将神、居所与山、水等自然要素联系在一起。早期的东南亚先民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意识。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如太阳的朝起夕落、火山的喷发、人海的潮起潮落等)的敬畏之情,被反映到了都城的选址和布局中。如古代都城多选择在高山及河流附近,并门将城市以及重耍建

5、筑的方位、朝向与高山和河流Z间建立起某种联系。3外來文化影响下的都城选址3.1印度教、佛教选址思想(1)山崇拜印度教宇宙观认为世界是一个中心陆地,被分成天堂和地狱,须弥山[须弥,梵文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Meru),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位于陆地的中央,是世界的轴心,也是众神聚集之地,是“众神之山”。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吸收了印度教的信仰,认为须弥山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映的高山,山七山和七海围绕,由风轮、火轮和金轮托住

6、,山腰住有四大天主。东南亚地区原木就存在山崇拜信仰,随着印度教、佛教的传入,由于与这两种宗教存在共性,很快被当地居民所接受,并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从而使原始崇拜与印度教、佛教的圣山崇拜合二为一。在众多的山脉中,那些相传佛祖曾经到访或者传教过的山脉,被信徙们奉为圣山。在圣山上多建有佛塔及寺院,佛塔供奉着佛祖的舍利或者经15o在东南亚各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布局中,都城与圣山Z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轴线联系,圣山成为当时城市的重要标志物及自然景观。(2)水崇拜在印度教理念中,水是生命力的彖征,正如记载“在天、地、神和阿修罗之前,水最初

7、怀着什么样的胚胎,在那胎屮可以看到宇宙的一切诸神。水最初确实怀着胚胎,其中集聚着宇宙间的一切天神门《梨俱吠陀》,x,82-5、6]所说,诸神和世界是在水中诞生的。水是神圣的象征物,一般与重耍的液体一一精液及印度神话中代表阳性的神蛇相关,因此水被认为是男性的符号,是生殖与繁盛的彖征。佛经上说,悉达多王了(佛祖释迦牟尼本名)在尼连禅河边一棵枝叶繁茂的菩提树下,他面向东方,盘腿静坐,最终大彻人悟成为佛陀。水体的静谧、平静、宽广与佛教主张的空(无我)是吻合的,因此在东南亚古代信奉佛教的国家中,水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在印度教

8、和佛教的理念中,理想的朝圣行动是始于代表精神神灵的圣水,水可以提供净化与再生的通道,也是进入解脱之道的入门仪式,因此信奉印度教、佛教的古代东南亚各国的城市特别是都城以及寺庙,多选择在河流的两侧,而水而建,与城市的主要道路平行或者垂总河岸布置,而有些寺庙甚至抛弃了主入口朝东的古制,而朝向河流布置。(3)Pajupat观念[Pajupat观念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